Biochemistry Basics

細胞與分子 胺基酸 蛋白質 酵 素 核 酸

 回首頁

酵 素  幻燈片  1 2 3 4 5 6 7 8

 

Slides 1 2

   
 

回到酵素目錄   幻燈片集成   Reference

    
   
 

本頁收集『酵素』的補充幻燈片,是上課時所用的自製幻燈片,其他上課圖表取自各家課本或雜誌,因為版權問題無法在此張貼,請依照幻燈片集成的清單所註明的出處,自行找尋原來圖表。

   
   

 

 

 

E101

 

 

酵素講義總目錄

   
 

清楚瞭解蛋白質的構造,對學習酵素而言非常重要;我假設同學對蛋白質的構造與性質,都有很好的基礎背景。因此除非必要,將不會再講到蛋白質的四級結構與其性質,請自行 複習 上一部份的教材。

   
 

我們上課的進度將以所發的講義為主,其中各章節的編排方式,與所用的課本不太一樣,但應可找出互相對應的部份,請勿忽略閱讀課本文字。酵素部份的上課內容,也將全程以幻燈片講解;幻燈片的內容來自十多本教科書,希望能找到最好、最容易瞭解的圖片,來說明生物化學中有關酵素的種種有趣現象。雖然講義中寫有酵素在生物技術上的一些應用例 (第八節) ,但因時間關係在課堂上無法講述,僅供同學參考之用。

   
 

為了方便同學們找到這些資料,我把圖片 集中 影印,並且加上自行編製的圖表及說明,收集成冊以利同學課餘研讀。雖然如此,課堂上的講習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為可以很快速給同學們整體且鮮明的觀念。

   
 

用幻燈片上課甚為直接而有效,但因燈光昏暗以致同學容易入睡;請在上課前一天早早入睡,次日一早提前到課堂預習上課,則必能大有收穫。亦不妨以咖啡或濃茶提神,甚或懸樑刺股,均可一試。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102

 

 

酵素的演進歷史

   
 

埃及人很早就知道利用醱酵來製造酒類。造酒的原理是利用穀類或水果中的糖分,培養酵母菌使之生長醱酵,所產生的代謝物中,有一部份是酒精,另有一小部份芳香物質,造成了吸引人的酒類風味。

   
 

古人不知酵母菌的作用,因此覺得造酒過程中有種神奇的轉換力量,可以把穀類或水果變成好喝的酒。現在我們知道,酵母菌是以糖類為起始基質,經由 糖解作用 (glycolysis) 產生乙醇。而此糖解過程中,都是各種酵素在進行催化反應,一步一步把糖類催化轉換成乙醇。這糖解作用是代謝的第一條主要大道,將會在後面的課程中詳細介紹。

   
 

時空轉換到二十世紀初,還不清楚這種自然的轉換力量是什麼;當有機化學開始發展後,才漸漸得知是酵母菌中的某類物質,在進行著糖類的轉換反應;後來分析得到是一種蛋白質。

   
 

在 1926 年 Sumner 首度將一種酵素 urease 結晶出來,是生物化學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因為具有神奇催化能力的酵素,居然也可以像一般有機化合物一樣,在試管燒杯中結晶出來。從此開啟了數十年的蓬勃酵素化學研究,發現細胞內大部分的代謝途徑,而每一步代謝反應,都有一個對應的專用酵素來負責催化。

   
 

酵素對細胞的生理作用幾乎無所不在,古早認為無法捉摸的人類情緒,卻發現與酵素的能否正常運作有部份關係。例如,貓狗的除蚤劑是一種酵素的抑制劑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不小心吸入生物體,會使得人或動物的脾氣變得很暴躁。

   
 

酵素這一部份的課程,將要帶領同學進入這個催化的神奇世界。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103

 

 

酵素的催化例︰ H2O2

   
 

酵素可以加快某一反應的速率,因為酵素可以降低此反應的活化能。

   
 

以雙氧水為例,雙氧水放在室溫下,本身會慢慢降解成水及氧分子,但其速率很慢 (上圖以 1 表示其速率)。若在雙氧水中加入氯化鐵,則其降解速率可增加一千倍;若加入血紅蛋白,則可增加一百萬倍。這都是因為兩者的鐵原子可以吸附掉產物之一的氧分子,使得反應向右進行;但比起 catalase 來,這兩者都是業餘的,因為酵素 catalase 可以使上述反應增加十億倍。Catalase 是真正推動了雙氧水的降解反應,使其降解速率加快,而非僅僅利用勒沙特列原理而已。Catalase 提供一個催化表面,吸附雙氧水分子,並誘使產生氧分子。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104

 

 

構形 conformation

   
 

構形 是蛋白質的一切根本。

   
 

若沒有正確的構形,蛋白質將喪失其活性,在細胞內也會很快被消滅。蛋白質的一切行為,都可以構形來說明;而構形的形成,又根基於其一級構造的胺基酸序列;後者則是由基因上核苷酸序列所轉譯而得的。

   
 

有些蛋白質可容忍其分子中大部分胺基酸種類的改變,但其整體分子構形則維持不變,血紅蛋白 hemoglobin (Hb) 即為一例。經過數十萬年的演化,雖然不同物種間的血紅蛋白,其胺基酸序列已經有相當大的變異,但其整體分子構形仍然很相像,都可以有效地夾住 heme,以便與氧分子結合。雖然胺基酸序列有相當的不同,但若干個重要位置的胺基酸,在所有的血紅蛋白分子中,卻永遠保持不變。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105

 

 

四級構造 的意義

   
 

我們對蛋白質的四級構造區分,似乎不只是作為構造上的組織層次,而有其生理功能上的重大意義。

   
 

只看一級構造時,其胺基酸序列只是一條胺基酸的連續排列,沒有人能說它是有生命的。 當此胺基酸序列漸漸捲成二級構造,生成 a helix b sheet 等固定結構,再集合成為三級的獨立單位,蛋白質因為有了固定的構形,產生了催化活性或生理功能。而當數個如此的三級構造進一步組成四級構造,分子似乎會有思考的能力,知道何時該有較大的活性,何時該休息。具有活性的蛋白質巨分子,已經是生命細胞的基礎;而具有辨別力的四級構造,則似乎有所謂的智慧了。血紅蛋白的運氧功能調節方式,是一個絕佳的例子。

   
 

回想一下宇宙的生成,起先是基本粒子的組成,接著是一連串的組合,由小分子組成巨分子,到了巨分子的蛋白質,竟然還是以組合來達成某些特定的功能。這些大大小小的分子,組成了細胞膜、染色體、器官組織等,也組成了生命。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106

 

 

Ribozyme (催化性 RNA)

 

 

 

RNA 分子因為是單股核酸,而且其分子通常不會很長,因此可以捲繞成一定的分子構形,可能因而具有催化的能力;此種具有催化力的 RNA,統稱之為 ribozyme

 

 

 

T. Cech 發現原蟲之一的四膜蟲,其核糖體 RNA 含有 intron,此 rRNA 可以催化其自身 intron 的切除;而這段被切出來的 intron 分子卻可以繼續催化此種切除動作,已有類似酵素的催化行為。 同時,在進行上述催化反應時,須外加一個 guanosine 核苷作為輔助;這又可能是輔脢的始祖。

 

 

 

DNA 是雙股核酸,而且其分子量非常巨大,因此無法自由捲繞成特定構形,都只是形成長長的雙螺旋構造。 RNA 分子內的鹼基,除了有正常的 Watson-Crick 配對以外,還有非 W-C 配對的鍵結,使得 RNA 得以形成各種形狀的構形,以配合某種特定的催化反應。 RNA 是唯一同時具有貯藏信息能力及擁有固定構形的分子。

 

 

 

Ribozyme 的發現,使我們更肯定在地球上最早形成的巨分子,可能是 RNA。 RNA 可以指示某特定功能的蛋白質的轉譯,並且把其遺傳信息貯藏到 DNA 分子上,因此達致目前 DNA → RNA → Protein 的世界。

 

 

 

Lehninger Biochemistry in 3D 點選 Hammerhead Ribozyme (要 Chime)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107

 

 

酵素目錄 第 1, 2 節

   
 

我們在描述了酵素的大體印象後 (概論),將由酵素的命名法則 (第一節) 開始;因為千萬種的酵素,各有不同的名稱與性質,如何釐清其命名規則,是極為重要的起步;因名不正則言不順也。然後將剖析酵素的分子組成,除了蛋白質外,還可能含有許多非蛋白質的輔助因子 (輔脢),使得酵素成為更具威力的催化工具 (第二節)。

   
 

在探索輔脢早期演化角色的時候,把我們帶進了生命源起之前的 RNA 世界,並且很快地經歷了一次假想的地球早期的分子演化過程,同時也瞥見可能的酵素以及輔脢之始祖。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108

 

 

酵素的命名:[催化反應]-ase

   
 

請注意有 -in, -zyme, -ase 字尾的名詞,可能是某種酵素的名稱。目前新發現的酵素都使用系統命名法,可以很清楚地表達該酵素的功能。國際生化聯盟 (IUBMB) 的酵素委員會 (Enzyme Commission) 所訂定的一套數字系統命名法,像是身分證字號一樣,給每一種酵素一個系統編號。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201

 

 

2.1 酵素的組成︰全脢 holoenzyme

   
 

部份酵素本身只有蛋白質,但很多酵素另需加上其他種類的小分子,才能成為完整的酵素,稱為 全脢 (holoenzyme)。這些小分子通稱輔助因子,又分成微量金屬及輔脢兩大類,後者多屬維生素。輔助因子都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須由外界攝取者;我們日常吃的維他命丸 (如善存),就幾乎全是輔助因子。

   
 

有些蛋白質要聯合兩個或數個相同或不同的次單元體,連結在一起之後,才能成為具有功能的酵素;相反的,有些蛋白質則要先切除掉其分子上的某些胜肽片段,才會具有催化活性 (例如 chymotrypsinogen → chymotrypsin 及胰島素 insulin)。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202

 

 

20 種胺基酸基團的樣子

   
 

二十種胺基酸基團 在蛋白質分子構形中的模擬位置圖解,可以看出各種基團大小的不同,在蛋白質構造中所造成的不同填充效果;較大的基團 (如 Trp) 可佔據較大的空間,較小如 Gly 者幾乎看不到;非極性的胺基酸基團,都可以作為類似積木般的填充單位。

   
 

另外,各種帶有電荷的胺基酸基團,也會對蛋白質的構形或性質做出貢獻;比較 Asp 與 Glu 的側鏈長短不同,因此其基團所帶的負電荷,在空間中伸出的長度也不同。帶有正電的鹼性基團 (如 Lys, Arg) 都有相當長的側鏈基團,因此有相當大的自由活動空間。至於最彆扭的 Pro 則在蛋白質表面轉折成一急轉角,蛋白質長鏈通常會在此逆轉方向,形成一個 turn。

   
 

雖然這二十種胺基酸很稱職地組合成蛋白質的立體構造,但是其反應性基團的活性都不高,無法提供較強力的基團,以供構形組成之用,或者進行催化反應時的活性基團。因此,蛋白質合成出來之後,經常還要進行各種修飾,或添加其它輔助因子,以便達成更複雜的任務。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203

 

 

為何要使用輔脢?

   
 

組成蛋白質所用的二十種胺基酸的基團中,不是屬於非極性者,就是相當溫和的酸性或鹼性機團;因此整個蛋白質分子上,也鮮有特別具有反應性的基團。為了補足此一缺點,以增加酵素的反應能力,酵素分子通常可以加入其他的化學小分子或金屬離子,作為幫手,以達致其最適當的狀況。這些小分子即稱為輔脢,與金屬離子統稱輔助因子。

   
 

輔助因子除了可以直接參與酵素的催化反應外 (3),通常它的加入會對酵素的分子構形有影響 (1)。同時,輔脢也提供一個場所,讓催化反應中的基團轉移作為暫存區 (2)。

   
 

請儘量在此先把各種輔脢的構造與功能學好,因為在往後的各種代謝過程,其所用的許多酵素都含有輔脢。 我們以一種最重要的輔脢為例,說明其構造與功能,此即所有的去氫脢都會用到的 NADH。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204

 

 

2.2.1 金屬離子可維持構形

   
 

金屬離子帶有強烈的正電荷,可以填補到某些蛋白質上的適當位置,與上面所帶的負電性胺基酸基團結合;此舉不但使蛋白質帶上一個金屬,蛋白質構形也會因此而有所改變,甚至成為活性型。

   
 

有些酵素上面的金屬,不但有上述增強構形的功用,甚而參加酵素的催化反應,尤其在一些氧化還原反應上,更有重要角色。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205

 

 

輔脢 NADH

   
 

去氫脢是一大群常見的酵素種類,可以對不同的基質,催化類似的去氫反應。所有的去氫脢分子都含有兩個 domains:其一可專一性地與其基質結合,另一則與輔脢 NADH 結合。所有去氫脢上的 NADH 結合 domain 都長得很像,推測是由同一基因衍生過來的。

   
 

請詳細研究 glyceraldehyde-3-P dehydrogenase 的例子。

   
 

這個 NADH 結合 domain 可以結合一分子 NAD+,當酵素對其基質進行去氫反應時,所除去的氫原子,要暫時貯藏在 NAD+ 分子上,成為 NADH。因此,此去氫反應會伴隨著 NAD+ → NADH 的變化;而此二個形態的分子,在 340 nm 的波長會有不同的吸光程度。利用此一性質,當我們監視 340 nm 吸光度的增加,就可以知道去氫反應是否在進行著,也因此可測量去氫脢的活性。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206

 

 

Hydride, H- (含有額外電子的氫原子)

   
 

NADH 上的氫是含有額外電子的氫離子 hydride (:H-),而非一般常見的已經去掉電子的 proton (H+);這個 hydride 是接在 NADH 的 nicotinamide 環上。 具有額外電子的 hydride 才有化學能,因此 NADH 是具有位能的能量分子;NADH 可以進入氧化磷酸化反應,以便產生 ATP。

   
 

NADH 上的 hydride 也可以只是暫存,NADH 可供應 hydride 給需要氫的還原反應,則也是作為輔脢的功用。

 

(Hydride 的說明另請參閱 A07)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207

 

 

Nucleotide 的構造

   
 

若你仔細分析輔脢的分子構造,可以發現很多輔脢上面都有核苷酸核苷的部份,NADH 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若同學還記得 ribozyme 的催化性質,有時需要一個 guanosine 來幫忙催化反應,則此小幫手 guanosine 可能是最早的輔脢分子。因此輔脢含有核苷酸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證據,支持地球演化最早可能是一個 RNA 世界的假說。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208

 

 

RNA world (三個理由)

   
 

除了上面三個論點可支持地球演化之初為 RNA 世界外,尚有其他反面考量可以加強此一觀念。例如,RNA 是核糖核酸,而 DNA 是去氧核糖核酸;在自然界中,應該是先有核糖,然後再產生去氧核糖才是。另外,RNA 分子的不穩定,鹼基序列容易突變,在早期地球的旺盛分子演化,反而是一種有利的因素。

   
 

另外,DNA 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信息貯藏分子,它的雙股長鏈把鹼基包在分子內側,以防紫外線對鹼基造成的破壞;核糖核酸去除氧分子後,變得非常穩定,不會像 RNA 一樣容易因水解而消滅;DNA 也把 RNA 上的 U 換成 T 鹼基 (多一個甲基),使得因誤讀所造成的突變大為降低。不過,DNA 分子實在很長,除了貯藏信息外無法有其他顯著生理功能;在早期的分子世界中,只能貯藏信息的分子是沒有很大生存優勢的。

   
 

因此,一般推測早期的地球是先有 RNA 及蛋白質巨分子,當 RNA 衍生出一套複製規則 (A=U, C≡G),開始了分子演化的序幕。 某些 RNA 可能以自己的信息指導有用蛋白質的合成,而此蛋白質可回頭催化 RNA 的複製,因而形成一個極為有效的搭檔關係。當此搭檔收納到一脂質薄膜所圍成的小球後,即形成最原始的細胞形式。接著 RNA 為了有效保存其核酸序列,把其信息交給少數 DNA 分子貯藏,再由 DNA 複製多個 RNA 來製造蛋白質,也可以增加表現的效率。如此,便成為今日所有細胞中的中心大法 (Central dogma):DNA → RNA → Protein。

   
 

上面所說得那個催化 RNA 複製的原始蛋白質,很可能就是今日酵素的始祖。雖然 RNA 的催化反應已經改由蛋白質負責,但還是沿用原來的核苷酸小幫手,就是日後的輔脢。

   
 

The RNA World Page (有許多相關的基本定義及連結)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E209

 

 

Shelfish Gene 基因為何自私

   
 

Richard Dawkins 的巨著 The Selfish Gene 引起了相當的震撼,因為他明白地指出,人類或萬物只不過是基因利用來繁衍基因自己的一種工具而已;以生物或演化的角度看來,事實上確是如此。基因的所有行為及思考,都是以其自身的傳遞為第一優先。這個概念使得人對自己存在的意義,產生極大的懷疑與恐慌。

   
 

更令人驚訝的是,本以為基因繁衍的是 DNA 這種分子,我們出生、成長、及結婚生子、死亡等過程,全在傳遞我們細胞核中的那長條 DNA 分子。但在發現地球上最早的分子可能是 RNA 而非 DNA 後,大家又對所要傳遞的東西是否真的是 DNA,開始感到懷疑。因為假如 RNA 真的是最早的傳遞分子,為何會被 DNA 篡位?

   
 

因此,生物所要傳遞的,或許不只是物質上的 DNA 或 RNA 分子,而是其上面的分子序列;也就是說,是 DNA 或 RNA 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所攜帶的信息。若物質的 DNA 是以一種叫基因 gene 的單位來傳遞,那麼上述這種信息傳遞,也好像可有一種單位,Dawkins 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叫做 meme。 Meme 寄生在基因中,以基因為『肉身』把自己一直傳遞下去,而此肉身可以是早期的 RNA,也可以是現在的 DNA。 Meme 的概念事實上無所不在,例如我們到處散佈教條、傳播觀念,我們都要別人聽自己的想法,否定別人的想法,這是微觀的 meme 的鉅觀表現。 我在寫這份講義時,也是在傳佈我的 meme。

   
 

各位若有興趣,天下已有本書的翻譯本『自私的基因』 ,可以一讀。

   

  

到講義相關部份

到幻燈片集成

到酵素目錄   接下節   幻燈片集成   Reference

建立日期:2000/2/22   更新日期:2003/10/27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