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人文的對話 生物技術簡介

主修生命科學的人介紹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的發展與未來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Biotechnology

 

國立台灣大學  生化科技學系  微生物生化所  


 Summary

生物技術將在二十一世紀成為全球經濟與產業的主力,同時也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深刻地影響我們。由於生物技術在遺傳操作上的超強能力,衍生了在社會、倫理及法律上的許多問題,使得大多數人對生物技術產生疑慮與恐懼,甚至排斥。對於一門具有強大力量的新型態科技,這種無法駕馭的不安感正是人類的正常反應;想像遠古人類對火的恐懼,乃至控制火、使用火的歷程,以及近代工業發現電、利用電力的傳奇性過程,都是類似的情境。如今面對同樣的挑戰,是否也應該正面地去瞭解與探索,才能有效控制可能帶來的科學災難,同時享受新科技對人類所創造的進步與滿足。本文將以簡明文字說明生物技術的定義與內容,希望能把各個重要領域的操作技術原理說明清楚,以便讀者有基本的科學背景,獨立判斷生物技術所衍生的種種問題;尤其是對於人類社會、文明或倫理上的可能衝擊,則是更需要關心與討論的。

 

 

本文目錄

生物技術的範疇 

基因操作 

細胞培養

單株抗體 

酵素工技 

其它相關科技 

美麗新世界? 

附圖目錄 (為使文章能夠完整閱讀,將所有附圖集中在另一網頁,請用左側連結) 

參考頁: http://juang.bst.ntu.edu.tw/JRH/biotech.htm (本文乃依照該網頁之架構寫成)

圖例說明: 附註說明文字紫紅色 為文章外連結;藍色 深藍色 為本文內連結。


  

生物技術的範疇

  

廣義的『生物技術』可說是無不包,人類日常生活上的食衣住行,幾乎全部離不開生物技術的影響;通常可把『生物技術』的意義定義如下

利用生物 (動物、植物或微生物) 或其產物,來生產對人類醫學或農業有用的物質或生物

  

依此定義,則早在數千年前,埃及人就已經知道用生物技術的方法來生產啤酒或其他酒類,我們所吃的醬油、泡菜、豆腐乳、紅糟肉、養樂多、味精等,也都是利用微生物幫我們加工過的食品。酒類所含的酒精與風味、醬油或泡菜的迷人香味、紅糟肉的抗血脂物質等,都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而赫赫有名的青黴素,則是青黴菌為了抵抗周遭環境各種細菌,所生產的『生化武器』,但被人類利用來消滅入侵人體的細菌

   F1 

因此,生物技術早就被人類所廣泛應用,這些產品也都符合上述定義,可稱為『傳統的生物技術』,但與現代的生物技術有點差別,而這點差異卻是所有問題的關鍵。『現代生物技術』運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以及分子遺傳學等現代科技利器,來改變生物個體的遺傳形質;這是在根本上控制了生物的代謝或生理,以達到生產有用物質之目的。兩種生技領域的最大差異處,在於現代生物技術是使用『細胞與分子』層次的微觀手法來進行操作,不同於傳統以『整體』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飼養、交配或篩選方式 (圖一)。

HGP  

『現代生物技術』之蓬勃發展,要從 1953 年在劍橋大學發現 DNA 的雙螺旋構造開始,遺傳學走進分子層次;接著是五十年的基因操作、轉殖與表現的百家齊放與爭鳴,把整個生物學帶入數百年所未見的狂潮。這個運動在『人類基因圖譜』解密的喝采聲中達到高潮,對五十年前發現 DNA 雙螺旋構造的 J.D. Watson 來說,是一個完美的句點,因為他也是『人類基因圖譜計畫 Human Genome Project』的推動者

  F2

生物技術產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各種操作或技術可謂琳琅滿目,可主觀地歸納成數個範疇。 主要有 基因操作細胞培養單株抗體酵素工技 等四大領域 (圖二),以及其他生命科學相關的科技。 把單株抗體獨立列成一項,乃因於單株抗體是我自己的主要科技專長,且在學術界或產業應用上,單株抗體的使用相當多且廣泛;同時,在後基因體時代的研究上,單株抗體對抗原蛋白質的高度專一性,也將使得單株抗體的發展,進入另一個新的紀元

  F3

生物技術有一個特點,就是所涉及的科技種類,非常複雜且多樣,是一門『跨領域』特性極強的綜合學問。以研究系統而言,幾乎農林漁牧醫工各行業的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體,都可成為生物技術的探討對象;其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可以微觀至分子與細胞,甚至奈米級的原子層次,也可大到組織、個體、群落甚至整個生態系。最近,複製生物的倫理問題,以及基因改造物體的安全與法律問題,也把生物技術拖入法學與哲學的辯論中。因此,上面的四大領域分類只是供參考,其互相間有相當多的關聯,甚至有些是混合兩種以上之生技領域所衍生出來的新科技 (圖三);而這種跨領域精神,正是生物技術或生物產業不折不扣的創新表現

  

  

基因操作 

中心教條分子群殖基因轉殖與表現基因治療  

反義基因基因序列生物晶片聚合脢連鎖反應 PCR

  

整個生物技術的根本,都起源於描述生命基本原理的一條主流程『中心教條』,而其發揚光大則造就了今日生物技術的采與繽紛

  

中心教條

  

基因操作是整個現代生物技術中,最重要的主流科技。在發現 DNA 的雙螺旋構造後不久,一個預期放諸四海皆準的生命公式出現了: 所有生物細胞內的運作,都要靠蛋白質為其工作機器,而蛋白質是依 DNA 所攜信息的指示,經由 RNA 所合成出來的,也就是說生命信息的流動是: DNA→RNA→蛋白質; 發現 DNA 雙螺旋構造之一的 F. Crick 戲稱此為生命表現的 中心教條 (Central Dogma),因而有此稱呼。

  

若循著中心教條來看,改變 DNA 即有可能改變該生物的蛋白質表現,也就會改變該細胞的外在性狀。當科學家把外來基因的 DNA 放到大腸菌中,發現宿主大腸菌會『認養』此外來基因,並且遵循『中心教條』表現出此基因的蛋白質。但是,大腸菌認養外來基因須先經過一『歸化』手續,即外來基因必須接在一種大腸菌所特有的環形核酸中,稱為 質體 (plasmid);接入質體內的外來基因,才能被『夾帶』入細菌內,並在宿主菌內複製與表現。有關質體如何把外來基因帶入細菌,有一網頁漫畫可供參考 (http://juang.bst.ntu.edu.tw/JRH/DNA.htm)。

  F4

體是一種獨立的環形核酸,通常都不大,有若干個基因,並可自行製造蛋白質,因此也服從『中心教條』的規律。很多質體帶有抗藥性基因,會產生某些酵素類的蛋白質,而這些酵素可以水解抗生素,使抗生素失去藥效。質體另一特點是可以自由進出大腸菌,且能在新的大腸菌中複製自己,因此會把原來所含的基因轉移到新的腸菌宿主中,是細菌取得抗藥性的方法之一 (圖四)。 

  

分子群殖

 F5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種分子得分子』則是分子生物學家的絕活。 分子群殖 (molecular cloning) 技術可利用質體為載具,把目標基因如上述方法送入宿主菌中,然後大量複製自己,每一隻大腸菌中通常可複製達百個之多;而且當大腸菌分裂時,質體也會跟著複製,該段基因的數目也如數增加 (圖五)。 因此,若每個菌落有 1,000 隻大腸菌,而每隻大腸菌內含有 100 個重組質體,則每個菌落就有 1×100×1000 個質體;這種把一個分子『放大』成數萬個分子的過程,真是有如在種植核酸分子。

  F6

回頭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取得目標基因? 在早期的遺傳工程操作中,大部分的基因都還不是很清楚,因此必須把細胞的全部核酸一一切成無數小片段,然後每一段分別接入一個質體中;這一大群接有外來基因的重組質體,再各自送入大腸菌中表現,並且如上述地複製與增殖 (圖六)。 請特別注意,每一隻宿主菌只能收容一個重組質體,而每一個重組質體只含有一段核酸片段;因此這樣所得到的每一個細菌群落,雖然質體數目被放大很多,但都只含有單一種核酸片段。 如是,重組質體的數目在宿主菌中放大,每個菌落中的核酸含有足夠的分子數目,可用專一性的探針,挑出含有所要外來基因片段的群落,就可分離得到含有目標基因的純種細菌 (圖五 左下培養皿)。

  

酸的剪接與錄音帶剪接很像,但更為精確有效,這是利用酵素的專一性辨識能力,以及其催化能力所致。 有一大群名為『限制脢』的酵素,可以在核酸長條分子上面的特定位置切開,每一種限制脢可辨認核酸上不同位置,此使用適當的限制脢,就可在指定的位置切開核酸;核酸連接是由一群叫做『接合脢』的酵素,把兩段核酸接在一起

 

基因轉殖與表現

 

用上面的分子群殖方法,得到某一目標基因的核酸片段之後,就有非常多的下游工作等著,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順著『中心教條』的指示,把此段基因大量表現出它所攜帶訊息的蛋白質。 例如,第一個被大量表現以生產藥用蛋白質者,是人類的胰島素基因,可以取代原先使用的豬胰島素,防止病人發生過敏反應。

 

早期大部分研究工作所使用的表現宿主,都是人類最小的朋友 - 大腸菌;現在除了大腸菌,目標基因也可以有效地表現在動物或植物。例如,把人類凝血第八因子的基因轉殖到山羊細胞,並設法讓它在乳腺細胞中大量表現,則山羊的乳汁中就含有大量凝血因子,純化出來以供醫藥使用。在植物方面,最早是把螢火蟲的發光基因植入煙草中,結果轉殖之煙草可在暗處中隱隱發光;而一直都有爭議的是,把易受蟲害的棉花等植物植入抗蟲基因,但是為了商業利益也順便植入一自毀基因,一旦這種棉花受粉交配就可自動開啟,以免繁殖下一代。

 

基因治療

 

基因轉殖也應用在人體上,稱為『基因治療』;雖然還不是十分成熟,但技術在穩定地改善與進步中。 例如,血友病人體內缺乏上述凝血第八因子的正確基因,血中因為沒有該因子而無法凝血;若能把正確的基因導入病人的細胞中,並且正表現而產生凝血因子,則可使病人正常凝血。 把正確基因導入人體的方法,與動植物之轉殖不同,是採用人類更小、更悠久的敵人與朋友 - 病毒

 

病毒的構造非常簡單,通常是一顆外形像釋迦果的圓球,某些群族還長有一隻柄並接有幾隻腳。這個釋迦果的內部充滿病毒核酸,可能是 DNA RNA,外殼則是由一顆顆的蛋白質組合成,這些蛋白質負責辨識並攻擊目標,在找到目標後便將其中的核酸注入宿主細胞,並且大量繁殖;流行性感冒病便是如此攻擊人類的呼吸道等細胞,使我們流鼻涕或頭痛。有一種腺病毒,也可以攻擊人體細胞,但若把其中所含的核酸修改及添加,使它不會產生太多不良症狀,但又可以把我們所指定的基因注入人體細胞中,則可能修正人體的錯誤基因

 

反義基因

 

以上基因轉殖技術都是正向地表現出某個基因,產生某種蛋白質;是否能反其道而行,抑制掉我們不想表現的基因? 例如番茄容易軟化而腐爛,是因為番茄的某一基因被啟動,產生一種酵素可把番茄的果膠質水解而造成軟化。若植入此酵素基因的義基因 (antisense sequence),此反義基因會抑制正常基因的表現,就可以抑制番茄的軟化。 此種番茄早已上市,的確相當堅實,不易腐爛

 

但反義基因是什麼? 生物基因的 DNA 有兩股,每股 DNA 是以 A, T, C, G 等四種鹼基所連接成的密碼,有點像電腦磁片上由 0 1 所組合成的訊息。兩股 DNA 中只有一股會依循『中心教條』轉錄成 RNA,然後再轉譯成蛋白質,這一股 DNA 才是有意義的,暫稱『表現股』;而另外一股 DNA 則遵循 A=T C=G 配對的基本原則,其密碼剛好與表現股互補,稱為『反義股』或反義基因。反義基因在自然界中並不表現,因此反義基因是以基因操作,硬是把本來不會表現的反義股表現出來,則其所轉錄的 RNA 序列剛好與表現股互補,互補的序列便會接合在一起,因而抑制了表現股的表現,也就抑制了該基因

 F7

上面說兩股 DNA 只有一股會表現,到底是那一股? 答案是『不一定』,兩股都有可能,但只能選其中之一為表現股 (圖七) 細胞如何知道要表現那一股 DNA 的那一段? 原來在核酸的每一股上,除了最後可轉譯成蛋白質的片段之外,在其他部份有許多做了『記號』的核酸片段,通常都位於表現基因的上游;負責表現工作的蛋白質看到這些記號,就知道要不要表現其下游的 DNA 了。 這些負責控制的區域,可以稱為基因的『開關』,因為不是所有的基因都一直開或關著,可能會隨著其生長期間、細胞組織、日夜改變或外來因素的影響,而隨時機動調

  

基因序列

 

因被選殖出來之後,除了可以進行轉殖或表現之外,另一件更重要的工作,就是解讀這個基因本身鹼基序列的排列資訊,也就是通稱的基因序列。基因序列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個序列可以直接轉錄成 RNA 序列,然後再轉譯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而胺基酸序列則是決定如何形成蛋白質正確構造,及如何進行正常蛋白質功能的根本原因。 胺基酸與蛋白質的構造關係,有一網頁漫畫可供參考 (http://juang.bst.ntu.edu.tw/JRH/Amino.htm) 基因序列之所以重要的另一個原因,在你念完本文最後一節的  美麗新世界 就會知道。

 

基因定序方法有二,其中之一在 1977 年由 F. Sanger 提出,定出一種病毒五千多個鹼基序列,也因此共同獲得諾貝爾獎。再來的定序工作則越來越快,所定的生物基因也越來越大;起先是粒線體的 DNA 序列,接著就有細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基因序列,再來就是動植物的基因序列,乃至於人體基因序列

 F8

人體基因序列是一浩大工程,共有三十億多個鹼基序列,在 2001 年已經完成初稿,是一部蘊藏著人類生命奧祕的『有字天書』,也開啟了『基因體學 genomics』及『生物資訊學 bioinformatics』的時代。 細胞核的染色體中記憶著所有核酸序列,若以磁碟片或光碟代表細胞核中的核酸資訊,則此磁碟可以分成 46 個檔案夾,類似人類的 46 條染色體,磁碟容量須達 3,000 M 位元 (圖八)。

  

除了紅血球沒有細胞核,以及精子或卵子細胞只含有一半染色體,我們身體上每個細胞,都攜帶有上述的完整遺傳資訊,理論上都可以重新建構一個新的個體。 但只有完整的遺傳訊息,可能還不足以啟動發育成完整的生物體,染色體上的基因需要有種種調控系統,以協調並組織生物體的正常發育過程。有點像你擁有一片光碟,裡面有 46 首音樂的資訊,但必須放在光碟機中播放,才會產生音樂;光碟機可以啟動光碟,並有解讀資訊以轉換成波的功能

   proteomics  

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之定序方法,比核酸定序早二十多年,整個定序的方法與手續非常辛苦,正巧也是由 F. Sanger 提出,定出了胰島素的胺基酸序列,得到 Sanger 的第一個諾貝爾獎,他的成就都與巨分子的序列有關。 如今,能得到某基因的核酸序列,就可以很快翻成胺基酸序列,不用再辛苦地進行整個蛋白質的定序。當時看來蛋白質的定序方法好像就可以退休了,不過沒想到基因體學所帶動的『蛋白體學 proteomics』,反而加重蛋白質定序的需求。Sanger 定序是從蛋白質的一端,一個一個胺基酸切下來測定的;最近流行用『質譜儀』先把蛋白質打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分別測定這些碎片的質量,再依其質量算出含有那些胺基酸

 

當科學家得到某一種生物的整體基因序列之後,『基因體學』的面貌就自然呈現。 想像你有一片光碟,裡面含有某種未知病菌的全基因序列,你將如何利用這片光碟? 首先,把所有可能表現出蛋白質的基因,全部找出來並翻譯成蛋白質,這個含有整體蛋白質的集合體,可說是此病菌的『蛋白體 proteome』。 然後應用電腦資料庫比對,儘可能檢定出這些蛋白質的身分,以得知這隻病菌含有那些酵素、活性因子或調節分子等,由這些蛋白質或酵素的功能,就可以湊出此病菌的代謝地圖。得到一個細胞的代謝地圖,就有如突擊隊員得到目標建築物的平面圖,可以擬定攻擊的切入點,以便有效攻克目標;同樣的,科學家就可找出此病菌的弱點,設計或開發新藥物以攻擊此病菌

 

上一段描述已經進入部份『生物資訊學』的領域,所有這些資訊處理的動作,如搜尋、比對、翻譯、組合、模擬、預測、設計等動作,都需靠電腦的強力運算,是生物資訊學的主要工作之一。 生物資訊學的另外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蛋白質立體構造的模擬與預測,希望由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就可以預測出該蛋白質的立體構造;到目前都還是一項艱鉅的工作,通常需要有其類似蛋白質的已知構造來當作樣板,才能預測得接近正確的構造。 為何預測蛋白質的立體構造如此重要? 因為蛋白質要有正確的構造,才能有正確的功能;也就是說,預測得蛋白質的立體構造後,就可能推導出其生理功能

 

那麼,如何『真正地』去看到一個蛋白質的形狀呢? 因為蛋白質太小,電子顯微鏡只能模模糊糊看到巨大蛋白質 (如抗體分子) 的外型。 若要深入看到其分子內部構造,就要以 X-射線為光源,射入蛋白質晶體,因為晶體內蛋白質分子各原子的排列關係,使 X-射線的反射有不同的折射角度,觀察如此的折射圖譜,回推原來在晶體中蛋白質的分子構造。X-線繞射分析是相當困難的工作,也是目前蛋白體學的技術瓶頸之一。

 

生物晶片

 F9

DNA 是由兩股核酸長鏈捲繞成的雙螺旋,此兩股核酸之間的互補性極強,但經高溫加熱後可把兩股核酸解開,回復室溫後又可找到互補的配對而恢復原狀。用這樣的方法,若我們有一小段核酸,其鹼基序列與目標的 DNA 序列互補,則可用這小段核酸當作探針 (probe),與經過加熱解開的目標 DNA 混合,兩者便發生互補而黏合在一起,是為『雜合反應 hybridization』;若探針分子上帶有放射性或其他螢光標誌,則目標核酸就會連上標誌而被我們觀察到 (圖九)。

 

雜合反應是分子生物學家的日常工具,以前目標基因都只限一或數個;但在基因體觀念引入之後,一種『高產能 high throughput』的篩檢方式產生了。因為基因體處理的是總體的基因,其數目可能上千上萬,若一一以樣本進行雜合反應,則要數千次的操作才能完成;若能把這些基因以極細微的陣列方式排列,點在固相平面上,再與待檢樣本進行上述雜合反應,則可同時檢測千萬基因;此即核酸晶片的基本設計,名為『晶片 chip』是因為要在極小的玻璃平面,點上數千萬小點的核酸,與一般所認知的電腦晶片尚無直接關係 (以後可能會有)

 

核酸可以如此製成晶片,用來檢定兩種核酸分子的雜合關係;那蛋白質是否也可以如此般製成『蛋白質晶片 protein chip』,以檢定兩種蛋白質之間的交互作用關係?這的確是下一波生技產業所爭取的目標,尤其在蛋白體學開始發展之後,蛋白質之間的作用關係變得很重要。 而利用抗體來作為專一性的偵測工具,同樣可以應用在晶片的檢測方式,也就是『抗體晶片 antibody chip』的觀念,但目前全世界都還在開發的階段

 

另外,利用這種微小化的觀念,也開發出『微流體 microfluidics』的裝置,以達上述『高產能』的目標;有人微流體說是把『整個實驗室』搬到一片晶片上去,此種說法是有點誇張,但若改成『實驗桌』倒也相去不遠。 其基本原理與目前所有的生化技術並無不同,但若要賦予微小化及自動化的高產能特性,就需要相當的技術;因為日常的任何物品或操作,若要縮小一萬倍或者更小,是非常困難的工作。 例如平常可以用試管或燒杯,進行 A B 變成 C,接著 C 再加 D 反應成 E,最後以光度計測量 E 的濃度。 若要在大約一公分見方的小面積中,進行這個簡單的反應,就要以微導管方式,把 A B 吸入一混合管中反應成 C,此混合管再會合另一導管中的 D,所反應得到的 E 則引入一可測量的小室中,再以光學儀器偵測定量之。 台灣也許可以利用現有的晶片製作經驗,在這些微小化的生物晶片製作技術中,找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未來產業

 

聚合脢連鎖反應 PCR

 

PCR 是『聚合脢連鎖反應』的縮寫,是一個極重要的技術,可說把核酸的自我複製特性發揮盡致;尤其在各種生物的基因序列漸漸被解出之後,PCR 更是如虎添翼。 PCR 的原理相當簡單,就是在核酸分子的兩個定點之間,來回進行複製,則可把該段基因放大無數倍,以供檢定之用。 更詳細的說明,請參考網站上面的動畫 (http://juang.bst.ntu.edu.tw/BCbasics/Animation2.htm#N28PCR)

 

PCR 的應用極廣,尤其在檢定微量的 DNA 上,更是不可或缺。 例如,只要在犯罪現場找到一小滴血液,抽取其中的微量 DNA,就可以利用 PCR 放大任何指定的核酸片段,以便與嫌疑犯血液的 DNA 比較,是刑事案件的重要證據。PCR 技術剛被 K.B. Mullis 發展出來的時候,居然不受重視,後來發現越來越多的重要應用;不但在研究上有貢獻,在分子診斷與法醫學上更是大放異彩,Mullis 也得到 1993 諾貝爾化學獎。

 

 

細胞培養

胚胎複製幹細胞植物組織培養 

 

生物體都由細胞組成,若把細胞分離出來在試管中培養,則可大量生產該細胞所合成的有用物質,例如植物細胞的某些二次代謝物是具有生理療效的藥物,動物的抗體則是由一群白血球所分泌製造。 但是,並非所有細胞都可以離開生物體生長;植物細胞比較容易以分離的形式培養在試管中,甚至再生成整個植株,而動物細胞通常並不容易,癌細胞與幹細胞 (stem cell) 是例外,後者是存在於骨髓或胚胎的低度分化細胞,有潛力發育成各種不同的組織或器官。

 

胚胎複製

 F10

很早前就有類似胚胎複製的操作,例如當冠軍種牛的胚胎分裂成二或四個子細胞時,取出以人工方法分成數個單獨細胞,然後再分別移植回母牛子宮,如此可生出多條冠軍小牛,其原理與同卵多胞胎相同;但是這種胚胎是經過授精的有性生殖,子代會有父母雙方的特徵,與我們所熟知的桃莉羊複製方式不同。 桃莉羊的胚胎並沒有經過授精,而是從桃莉羊母親的乳腺細胞取出細胞核,放入另一個已經去掉細胞核的卵細胞中,再殖回代理孕母的子宮,發育成熟出生;它是以上述乳腺細胞核中的 DNA 為藍圖,直接發育成一個個體,沒有加入其他個體的遺傳物質,因此子代與親代的遺傳背景將一模一樣 (圖十)。

  

像桃莉羊的無性複製方式已經引起各方爭論,尤其若是應用在人類,可能會產生倫理與法律上種種無法預期的問題。 複製人將只有父親或母親,而且與其親代極為相似,外觀上幾乎無法分辨;雖然如此,其生長背景與歷程不同,最後成人的個性或品格實難以預料。 因此,想把複製人變成為自己的『重生』,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另外,上述的技術問題若未完全解決,就貿然應用在人體上,可能會產生如『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般的悲劇;因此,目前世界上的先進國家都已立法禁止複製人體。

 

2001 年底的人類胚胎無性群殖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美國一家生技公司 ACT 宣佈,把一個未受精的卵子去掉細胞核 (只有 23 條染色體),植入一個含有完整 46 條染色體的細胞核,可以分裂生長到六個細胞的胚胎。此胚胎若能繼續生長,將可形成含有大約一百個細胞的囊胚,這些細胞都是尚未分化的幹細胞,可以控制生長成為各種不同的組織,以供殖入需要的病人體內。這是第一個報導人類胚胎複製的實驗,異議者除了因為法律禁止複製人類的胚胎之外,對於只能分裂到六或八個細胞,還不算真正成功的結果就貿然發表,也都深表不滿與抗議。 

科學人相關報導

 

幹細胞

 

幹細胞是分化程度很低的細胞,可以說是『還沒賦予任務』的細胞,因此具有分化成各種組織與器官的潛力。成人體內幹細胞的大本營是骨髓,幹細胞自我增生並分化成各種血球細胞;嬰兒的幹細胞則聚集在肝臟與脾臟,並且也在血液中流動,因此臍帶血中也含有幹細胞。近來流行的臍帶血銀行,就是把自己出生時的臍帶血以超低溫保存,等到長大有需要時,可以解凍回來使用;因為是自己的血液,因此沒有排斥的問題。

 

幹細胞因為具有分化潛力,因此是各種人造組織或人造器官的重要起始材料。例如,幹細胞若能分化成腦神經細胞,植入巴金森病人的腦中生長,將可誘導分泌多巴胺來控制病情。 但目前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如何正確控制幹細胞的分化,以便生成所要的組織或功能細胞,這仍有待深入的基礎研究來支持。而要由幹細胞獨立發展成一個生物器官,則是更遙遠的事;目前僅嘗試於簡單的器官,也只能以人造材料先塑成器官的構形,再於此一架構上生長細胞。

 

在上述人造器官尚未成功之前,醫學界除了依靠捐贈取得器官外,只好求助於其他動物,而在生化上與人類最像的哺乳類,除了猴子之外就是豬,而且豬的臟器大小與人類相當接近。 問題是如何解決異種生物間的排斥問題? 利用遺傳工程技術,可以改變豬體內細胞的某一蛋白質,例如其細胞表面一些會引發人體免疫反應的蛋白質。最近英國科學家已經『製造』出如此的豬隻,接下來的醫學應用,除了已經存在的道德問題 (異種生物間之移植),以及接受移植的人可能感染人豬共感的反轉錄病毒外,還可能有移植後許多不可預料的醫學問題。

 

植物組織培養

 

以上對動物細胞的分化與控制技術,的確都還很困難;但對植物細胞而言,早就是家常便飯。這是因為植物的每一個體細胞,都具有分化成整株植物的能力,稱為『全能分化力 totipotency』;目前科學家還不完全明白此一神奇能力的原因,但他們早就利用在植物組織培養。 大部分植物都可誘出『癒創組織』,例如切一小塊葉片培養數日,就會長出形狀不規則的癒創組織,有些人把癒創組織看作是動物的癌細胞。 但不同的是,癌細胞會繼續不斷地分裂下去,而癒創組織在某些荷爾蒙的控制下,卻可以開始分化成根、莖、葉,最後成為完整殖株

 

由癒創組織所在生出來的植株,與原來的植物一模一樣,因此可以保留優良品種的純系。台灣早就利用組織培養的方法,大量群植蘭花,所以很多餐廳的餐盤中經常擺了一朵蘭花。另外,若能夠把有藥用效果的植物,誘生其癒創組織並大量培養,則可以用培養的方式來生產有效成份,不必花費時間種植;像需長時間培養的人蔘,以及要長時間生長又屬稀有植物的紫杉,都是最佳目標

 

植物的這種全能生長特性,使得組織再生或物種間雜交操作比較容易。果農們早就知道以插枝法來繁衍果樹或甘藷等,而嫁接法更是在不同的植株上生長所要的植物;科學家也可以把兩種不同的植物細胞融合起來,生成新品種。例如美國科學家融合番茄及馬鈴薯的細胞,所生成的融合細胞經過癒創組織後,成長為植株;此新品種植株的地上部結有番茄,地下莖部則膨大形成馬鈴薯,可惜據說兩者口味都不是很好。這種細胞融合的方法,也可應在用動物細胞,並且在單株抗體的製備上發揚光大。

 

 

單株抗體

細胞融合抗體工程抗體晶片催化性抗體  

 

細胞融合

 

抗體 是極為有用的分子工具,可以專一性地與其抗原結合,是分子或奈米層次的『探針』。生物體內是由一群叫做 B 細胞的白血球,來負責生產各種抗體,但每一種 B 細胞只能產生一種抗體,可對抗其特定抗原。因此,當有十種外來抗原,體內就至少會生成十種 B 細胞,每種 B 細胞分泌一種抗體,來對付這十種抗原。若能夠把其中某一種 B 細胞分離出來培養,則我們就能夠在培養液中,生產其所分泌的抗體;若此種抗體能夠對抗某種癌症,將會是極有用的試劑。 然而,B 細胞無法在培養液中生長很久,因此無法達成上述目的

 F11

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所轉變成的,能夠在培養皿中長久生長下去;若把癌細胞的這種長生不死的特性,加上 B 細胞產生抗體的能力,混合起來成為兼具兩者優點的子代,則我們就能夠以細胞培養方式產生抗體。此一任務,可以『細胞融合』的方式達成:把小白鼠的 B 細胞與其骨髓癌細胞混合,加入一種化學試劑就可在兩分鐘之內,完成細胞融合操作;再經過生長與篩選手續,挑出可分泌所要抗體的融合細胞,即可量培養生產抗體 (圖十一) 這樣簡單概念的實現,也使得發明者 Kohler Milstein 獲得諾貝爾獎。 有關單株抗體的製作及應用,編有一網頁漫畫供參考 (http://juang.bst.ntu.edu.tw/JRH/Tumor.htm)

 

單株抗體最早被發明出來時,因其超高的準確度與專一性,被譽為生物界的『魔彈 magic bullet』;其實,單株抗體更像『巡弋飛彈』,可以非常準確地擊中目標,而不是像 B-52 轟炸機般的地毯式全面轟炸。因此,若轟炸目標是體內的癌細胞,以單株抗體攜帶藥物去攻擊目標,會比化學治療的地毯式轟炸要有效得多,而且不會傷及無辜。然而,因為癌細胞的多樣性與善變本質,專一性過高的單株抗體反而時無用武之地,因為癌細胞的種類與變化太多,一直找不到大部分癌細胞的共通標誌,因此也無從生產專門攻擊癌細胞的單株抗體。

 

雖然如此,單株抗體的專一性辨識能力,仍然在研究與診斷上發揮很大的功能。在研究上,單株抗體可準確地追目標蛋白質,是所有蛋白質研究的必備工具;在醫學診斷上,一大部份的醫療檢驗都是以單株抗體為辨識探針;在疾病治療上,單株抗體也被修飾為專一性的攻擊武器。因此,在目前的生物技術產業上,單株抗體相關的投資與產值,都有相當的比重。

 

抗體工程

 

由於上述的單株抗體是用小白鼠系統製備出來的,若要把此種抗體用在人體內,則會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導致病人休克死亡。 因此科學家便著手修改小白鼠抗體分子,把其中會引起免疫反應的部份,改成人類抗體分子上對應部份,或者乾脆去除掉,則得以適用於人體。

 

另外,在獲得可以生產所要抗體的融合細胞後,先以分子群殖的方式取得生產抗體分子的基因片段,此基因經過修改以及大規模突變後,插入噬菌體的核酸當中,再放回噬菌體去表現,則可能得到極大規模的噬菌體群落,其中可能含有專一性更強的新型抗體,或經修改基因避免過敏反應;此過程稱『噬菌體表現 phage display』,是以噬菌體表現大量的抗體基因,以得到不同變化的抗體

 

抗體晶片

 

生物晶片的原理在 前面已有說明,核酸晶片已有商品上市,但蛋白質晶片則多在開發中;抗體晶片的製作方式則類蛋白質晶片,但改以抗體來進行分子間的專一性辨認。因此以上述各種方法大量生產抗體之後,得以繼續開發抗體晶片,將可取代目前所使用的傳統檢測方式。

 

催化性抗體

 

酵素與其基質間有非常專一的吸引力,抗體與酵素在這一點上很像,與其抗原之間有專一性結合關係。然而,酵素可繼續進行催化反應,把基質變成生成物,但抗體僅止於結合,無法繼續催化。反之,抗體有一點乃酵素所不及,就是抗體可以用其抗原以人工誘導製造,而酵素卻無法量身定做。 因此,一直有人嘗試以酵素的基質作為抗原誘生抗體,希望所得到的抗體除了能專一性地與基質結外,也能繼續把此基質催化成生成物,稱為『催化性抗體 catalytic antibody』或 abzyme

 

事實上,催化性抗體的誘生,並不是採用所預計催化反應的基質,而是用此反應的『中間過渡狀態 transition state』物質來進行免疫。如果只是用基質來免疫,則只能得到一般的專一性抗體,與基質有很強的結合能力而已。但若以過渡狀態免疫,則因為其外形與基質也很像,所得到的抗體不但可以與基質結合,也容易把基質轉變成過渡狀態,則更有機會變成生成物,如此達到催化反應的目的。

 

 

酵素工技

蛋白質工程代謝工程固定化酵素人造酵素

 

酵素 可以催化其作用基質,經反應後產生生成物,可以說是最小型的工作機器。酵素發現得很早,目前已經發現無數的酵素共同組成了細胞內大部分的重要活動,也就是細胞的代謝系統,以維持生物的生命活動。

 

蛋白質工程

 

酵素是一種蛋白質,而蛋白質是由胺基酸所連接而成的長鏈, 摺疊成一定的形狀,以便進行各種活性或功能;若改變酵素的胺基酸序列,就有可能改變該酵素的活性或其他性質。 蛋白質工程就是以遺傳工程的手法,把該酵素的基因群殖出來,改變基因上面的某核酸密碼,就可改變所表現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經過如此改變的酵素,通常不可能增加其活性,因為大部分酵素經過億萬年的演化,已經是最佳的狀況;通常是修改某胺基酸之後,發現該酵素活性下降或完全失活,就知道該胺基酸很重要。因此,蛋白質程多用來增加酵素的安定性,或改變其催化反應條件,或者改變酵素對不同基質的親和程度。

 

代謝工程

 

自從 蛋白體 概念引入之後,科學家開始面對細胞的全體蛋白質,以及細胞全體酵素,用電腦可以很快把相關的酵素串連在一起,找到已知或未知的代謝路徑。如上所述,知道了目標生物的總體代謝圖後,就可以對病原菌設計一套攻擊計畫,開發出可以致命打擊其重要代謝路徑的藥物。反之,對有用的細菌或生物,則可以參考其代謝圖去修改關鍵酵素或者調控因子,以誘使該生物產生更多有用物質,或增加有利的生存能力,以達成我們所預期的改進。

 

酵素抑制劑是用來控制細胞或病毒生長,最有用的工具,很多都是極有效的藥物。例如,愛滋病毒的生活史中,需要一種蛋白脢,以便切開它所合成的蛋白質長鏈,放出各種酵素以供病毒增生使用。治療愛滋病的雞尾酒藥劑中,有一項蛋白脢抑制劑,可阻害此蛋白脢的活性,使病毒無法得到正確的酵素。另外有許多酵素的抑制劑,因為也可以抑制人體中的重要酵素,因此成為毒藥;例如日本真理教所用的沙林毒氣,是人體內重要蛋白脢的化學抑制劑。

 

固定化酵素

 

除了以上所述,以蛋白質工程的方法可以改善酵素的品質外,把酵素固定起來,也有增加酵素安定性、耐熱性,以及可重複使用的特性。固定酵素的方法很多,可以用化學鍵結,把酵素連到某一固相物體;也可以用物理的區隔方法,把酵素限制在某一區域內。固定化酵素可以做成大規模反應槽,讓基質通過反應槽後,即可收穫產物;若此反應器中,含有某一代謝路徑中連續反應的酵素群,則可模擬細胞內的連續催化路徑,產生更有學術或經濟價值的產物。

 

若把酵素固定化在薄膜上,則還可有一個重要應用,就是做成以酵素反應為基礎的檢驗電極,得以快速檢驗大量樣本。另外,酵素的固定化,也是將來蛋白質或酵素晶片的第一步,預期會有無窮的應用潛力

 

人造酵素

 

在研究酵素的催化機制之後,發現酵素最重要的區域為其『活性區』,活性區是酵素與基質結合並且催化成產物的部份,通常都是一個凹陷的口袋形構造,以便吸入基質。 科學家嘗試在一人造骨架上,選取其中的適當區域的周圍,接上酵素活性區的重要胺基酸,模擬酵素活性區以做成人造酵素

 

如同上述有關 催化性抗體 的嘗試,數十年來人造酵素的進展並不是很令人興奮;因為酵素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巨分子,其催化機制也暗藏著許多未知因素,很難以簡單的模擬,就得以達到一般酵素的強大作用。 雖然如此,人造酵素或相關的人造催化模具一直有人努力著,尤其配合最近奈米科技的進步,在奈米的微觀基礎上,可能更容易有所進展

 

 

其他相關科技

 

奈米生物技術

 

奈米科技的定義很簡單,任何設計或物體的大小,約在一至數百奈米間者,均可為奈米科技的研究對象。奈米的大小是 10-9 公尺,一般的蛋白質分子大約在十個奈米左右,因此分子層次的生物技術也可以說是奈米科技之一。奈米科技起始,常被提及的就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他在五六十年前就曾經 懸賞徵求設計一個極小的馬達,可說是奈米科技的創始想法。

 

把奈米應用到生物技術的例子目前還不多,但都相當有趣。例如,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利用雙股 DNA 的互補性質,設計了可以打開與關閉的核酸開關,可參考網頁 (http://140.112.78.220/~brc/Research/New.htm#DNA Tweezers) 其實,生物化學中早已有很多奈米機器,但其製造者都是大自然;所有酵素都是奈米催化機器,其中 ATPase 趣,整個分子看起來好像由三個扇葉環繞組成,這三個扇葉可以轉動,在轉動同時生成了 ATP,是奈米級的 ATP 產生器。

 

其實 DNA 是一個核酸複製機,同時也是個 RNA 製造機,而核糖體是讀取 RNA 訊息的蛋白質製造機,加上酵素及蛋白質,全都是奈米機器;而細胞則組合這些奈米機器,加上奈米級的許多隔間與外膜,成為一個更大的奈米組合體。 想起來會不會有點毛骨悚然? 不過,假如這一切都是真的,那會不會興起『我為什麼會存在』的問題?

 

 

美麗新世界?

 

人類每次發明新工具後,文明就有長足的進步。只是,最近發明新工具的步調越來越快,短短在五十年內,興起兩門重要的科技:電子資訊及生物技術。後者雖然來得較慢,但很確定的,將來必定追上。最後,兩大流可能合而為一,形成如『電資生技』的混合學科,以生物、化學與物理三門自然科學為其基礎。

 

我們無法確定這樣的進步,是否真的會使得世界更美麗,會使得人類的生活更快樂、更平和;但以目前的結果看來,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人們有強大的電腦,卻大部分時間無法做邏輯性的思考;人類擁有史前有的高度物質供應,大多數人卻心靈極度貧乏;人們似乎都還不明白生命的本質為何,我們忙於日常的瑣事,真的忘了很多基本的大事。 因此,三四千年前孔子與佛陀的教誨,兩千年前耶蘇的叮嚀,到現在都還適用。

 

雖然文明與科技一直累積,但人類的心智似乎沒什麼進步。 為何會有這樣的落差? 因為人類腦細胞的思想無法直接傳給下代,每個新的個體都得從頭學習生活經驗,犯幾乎同樣的錯誤,一再重複電影上的情節,然後自己看得唏哩嘩啦地大哭,叫做『共鳴』。生物技術到現在還沒有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除非能夠把人腦的記憶全部移植到晶片上,然後再想辦法下載到新的個體腦中。

 

記得在 Discovery 頻道看到一個相當震撼的科幻情節:人類在很多年後終於要進行銀河系間的旅行,但是人類的壽命有限,即使採用光速飛行,都是幾萬光年的距離。若無法利用『蟲洞』的話,可能要好幾百代才能到達最近的銀河系鄰居,無人飛行或者機器人是一個方法,另一個想法是把一個人腦的記憶,全部燒到電腦晶片上,然後控制如此的跨銀河飛行。 我想若電腦容量夠大的話,可以把數十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的人事物,全部搬入宇宙飛行船上的巨大電腦,形成一個虛擬的電腦社會,在旅途中再度上演地球上所發生的所有戲碼,絕無冷場。

 

另一件震撼的觀念,來自 Richard Dawkins 所著『自私的基因 Selfish Gene』第二版。在第一版中他已經提出一個令人驚悚的觀念,認為所有的生物個體,只是傳遞細胞核中 DNA 的一只工具;而且設計得極巧妙,讓你在傳遞 DNA 時得到十足的快感,引誘你去進行這件事。當然,孔子早就看穿這件事,所以說過『食色性也』的話。然後,在第二版 Dawkins 又提出『瀰 meme』的觀念,事實上傳遞核酸並不是主要的任務,重要的是 DNA 上面鹼基排列的『序列』,這個序列才是傳宗接代的主要目的。 相對於核酸物質面的基因 gene,他把這個屬於資訊面的東西命名為『瀰』meme,有重複、模仿、記憶的意思。如此說來,上述宇宙飛行船上面所建立的虛擬人類社會,也就不會覺得太離譜了

 

因此,資訊時代的發達實有其生物學上的意義,說資訊是屬於生物的一部份,一點也不為過。 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都喋喋不休地要別人聽我們的話,強把自己的『瀰』(我們稱為『意見』) 灌輸給別人;甚至在沒有人可以說話時,不是把電視或書本打開,去偷人家的『瀰』,就是自己的腦中在那胡思亂想 (瀰的複製);睡覺時,一些在底層的『瀰』就全跑出來了。『瀰』是永遠不會休息的,直到血液不再供應腦細胞的那一刻。 但是,在那一剎那後,卻沒有人知道『瀰』是否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魂或者鬼神了

 

生物技術過去與未來所給我們帶來的驚訝與震撼,是可以理解與預期的,面對如此一個龐大的力量,我們除了勇敢去面對以外,有任何退路可走。只是在做各種抉擇或判斷時,不要迷於科技而忘記了生命的最根本性質。

 

 

End

 

本網頁 MS Word 檔案下載:  文字部份 (70 KB); 圖表部份 (1,396 KB)

到生物技術簡介  有各種生物技術的相關連結

 

建立日期:2002/03/28; 更新日期:2008/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