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頁到第四章首 接續 4.1.4 節  


4.2

蛋白質檢定方法

回目錄

4.2.1

蛋白質定量分析

 
     
 

Bradford 的 dye-binding method 是利用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 (CBG) 可與蛋白質結合而 變色 的特性來定量 (Bradford, 1976);若試樣中的蛋白質量較多,則結合到蛋白質而變色的 CBG 也多,因而呈色較深。下例是以一組標準蛋白質為對象,製作一條蛋白質量與吸光度的標準校正線。

 
     
 

儀器用具:

 
 

ELISA 光度計 (Dynatech MRX) 可在一分鐘內測完一片滴定盤 

 
 

微量滴定盤 (microtiter plate, Nunc F96 Maxisorb 442404)

 
 

Micro test tubes, 大頭針或噴火槍

 
 

藥品試劑:

 
 

(a) Buffer A-0

 
 

(b) BSA 標準品 (Bio-Rad, bovine serum albumin, 100 mg/mL)

 
 

(c) 未知濃度樣本 (unknown BSA, 0.8 mL, 由教師調配發給)

 
 

(d) Dye Reagent (Bio-Rad 500-0006) 先以水稀釋四倍備用

 
 

u以染料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 配製的溶液,勿與 膠體電泳染色 用的 CBR-250 混淆,各有其使用上的特色,不要互用。

 
 

標準品及樣本:

 
 

標準品系列

 
 

使用小試管準備一組 BSA (b) 標準品的系列稀釋:

 
 

Label  

BSA (b)  

Buffer A-0

Final Conc.

 

#5

500 mL

0 mL  

100 mg/mL  

  混合均勻  

#4

400 mL

100 mL  

80 mg/mL

混合均勻

#3

300 mL

200 mL

60 mg/mL

混合均勻

#2

200 mL

300 mL

40 mg/mL

混合均勻

#1

100 mL

400 mL

20 mg/mL

混合均勻

#0

0 mL

500 mL

0 mg/mL

混合均勻

 
 

u配製一定要精準,否則校正直線不會很準確;各種試劑的添加,若 自稀往濃 取樣,則可以不用換吸管頭。

 
 

未知樣本

 
 

再以上述 unknown BSA (c) 準備兩種未知樣本:

 
 

Label  

未知樣本 (c)  

Buffer A-0  

Final Conc.  

X1  

500 mL  

 0 mL  

2×

X2  

250 mL  

250 mL  

1/2×

 
 

一般樣本

 
 

1) 通常由色析法所收集到的各分劃樣本,都可以直接進行蛋白質定量分析;但若其中含有某些干擾因子 (如含有 Triton ),或樣本的濃度太濃,都必須將樣本稀釋後再測。

 
 

2) 同一樣本的若干不同稀釋濃度,所測出來的最終蛋白質濃度會有差異,通常是以 稀釋度大者 較為準確。

 
 

方法步驟

 
 

1) 每槽先加好 50 mL 標準品 (#0, #1 .... #5) 或未知樣本 (X1, X2),以 二重複 加入 96 孔滴定盤中,如圖 4.3 所示。

 
 

F4.3 
     
 

圖 4.3 微量滴定盤的使用

 
     
 

2) 每槽再加入200 mL Dye-Reagent (d),在全部樣本槽加完前,不要中斷添加;同時小心避免氣泡產生。

 
 

u本步驟是實驗成敗的關鍵!

 
 

3) 輕拍滴定盤一側,使添加的各成份均勻混合,注意 Dye-Reagent 密度較大,很容易沉積在下方而分層。 若還有小氣泡,小心以大頭針刺破,大量時可用噴火槍火燄燒破。

 
 

4) 靜置室溫 10 min。

 
 

5) 以 ELISA reader 測量 570 nm (或 595 nm) 的吸光值。

 
 

註解討論:

 
 

a. 在作圖紙上畫出標準品的校正線,並決定未知樣本的濃度 (如圖 4.4 )。

 
 

b. 請說明本分析方法的原理,並特別以蛋白質構造來說明。

 
 

c. 一般緩衝液或試劑中,何種添加物會影響 Bradford 法的呈色?

 
 

d. 請列出本分析方法的各操作步驟中,哪些會影響分析的準確度?

 
 

e. 還有哪些蛋白質的定量方法? 並請比較其優劣點。

 
    F4.4
 

 

     
 

圖 4.4 繪製標準品校正線

 
 

 

   

 

4.2.2

酵素活性分析法

 
     
 

表現出來的酵素 GUS 可以水解其基質衍生物 pNPG,所產生的 黃色 生成物 p-nitrophenol,可供活性測定 (Jefferson et al, 1986); 催化反應如下式:

 
 

 
     
 

儀器用具:

 
 

ELISA 光度計 (Dynatech MRX)

 
 

微量滴定盤 (microtiter plate, Nunc F96 Maxisorb 442404)

 
 

藥品試劑:

 
 

基質溶液 (GUS reaction buffer):

 
 
pNPG (p-nitrophenyl b-D-glucuronide) (Sigma N-1627)

31.5

mg

溶於 Buffer A-0  100 mL

 
 

終止液 (stop buffer): 2.5 M 2-amino-2-methyl propanediol (Sigma A-9754)

 
 

方法步驟

 
 

1) 吸取 20 mL 的蛋白質樣本,小心注入微量滴定盤中,避免氣泡產生。

 
 

2) 每一樣品槽加入 200 mL 基質液,混合均勻;可用燒熱的接種環去除氣泡。

 
 

3) 靜置約 1~2 min,顏色開始加深,然後加入 30 mL 終止液。 反應時間的長短,要以樣本中的酵素活性大小來做調整。因為我們只測定色析法各分劃的相對酵素活性,因此並不加終止液。

 
 

4) 以 ELISA 光度計測定波長 415 nm 之吸光值。

 
 

酵素活性單位的測定:

 
 

a. 以上步驟,只可測定 GUS 活性的相對大小,對色析法所得到的各個分劃進行偵測,相當方便,但並非酵素絕對活性單位的測定方法。

 
 

b. 若要測定酵素的 絕對活性單位,要使用最適當的酵素用量,使酵素在反應一段固定的時間後,其生成物的呈色吸光度,落在光度計的可測範圍之內;然後計算此段時間內,每分鐘所產生的吸光度增加量,轉換成生成物的莫耳數,即可求得其真正的活性單位。

 
 

c. 因此酵素的 活性單位 定義為:每分鐘所能催化生成物之 mmole 數

 
 

註解討論:

 
 

a. 實驗之前先規畫好各樣本在滴定盤上的分佈位置,並做好標示。

 
 

b. 以微量滴定盤進行活性測定時,能否使得每一槽的反應時間一致?

 
 

c. 化學反應最重要的操作要點之一,是要使所加入的各種成份均勻混合,在使用微量滴定盤時,你如何使所加的液體混合均勻?

   

 

4.2.3

膠体電泳法

 
     
 

電泳 的高解析力使其成為生化技術中最有效力的一門分析利器,以下簡略說明各種電泳的形式及其應用。

 
 

a. 不連續膠體電泳 (disc-PAGE) 是以原態蛋白質進行電泳,一般用作純度檢定或活性分析,SDS-膠體電泳 (SDS-PAGE) 則用為 次體分子量 之測定,梯度 (gradient) 電泳則可輔助原態蛋白質分子量之決定。 結合 SDS 及梯度兩種特性的 SDS-梯度膠體電泳,其解析力最高。

 
 

b. 電泳形式 早期使用圓柱狀膠體,演變成直立式的平板膠片 (16 × 18 cm),最後改成迷你電泳膠片 (8 × 10 cm),電泳時間只約一小時,而其解析力不變。現在柱狀膠體電泳只用在等電焦集法,以進行二次元電泳;而大型平板電泳則多用在製備式電泳,一般電泳大多以迷你膠片進行之。

 
 

c. 膠體材質 的種類很多,但用在蛋白質者則以 聚丙烯醯胺 (polyacrylamide) 為主;聚丙烯醯胺電泳是蛋白質應用最廣的電泳分析方式。也有少數使用洋菜膠體 (agarose gel),多用在測定 pI 較廣的異構脢酵素群。

 
 

d. 泳動率: 在 pH 8.8 的電泳條件下,大部分 pI 小於 8.8 的分子均能往正極泳動;蛋白質的泳動率與所帶電荷成正比,而與其分子量成反比;若分子量一樣,但形狀越不規則,或體積越鬆散者,泳動率越小。

 
 

e. SDS 電泳 雖然分有原態的 disc- 及變性的 SDS-PAGE 兩種,但兩者除了 SDS-PAGE 在整個系統含有 0.1% SDS 之外,其餘完全相同,且其鑄膠及電泳方法均屬大同小異。

 
 

f.  原態 disc-PAGE 中的樣本蛋白質,因電泳系統中不含界面活性劑 SDS,其活性多能保持,可以在膠體上做活性染色。 若目標酵素沒有方便的活性染色法,則可把膠體一片一片切下,做每一片膠體的活性測定。

 
     
 

儀器用具:

 
 

迷你電泳槽 (Hoefer Mighty Small SE 250)

 
 

鑄膠器 (Hoefer SE 245 可鑄造兩片迷你膠片)

 
 

鑄膠三明治組合: (每一片膠片)

 
 

(1) 玻璃板

(8 × 10 cm) 

小心易破裂      1 片

(2) 白色氧化鋁板

小心易破裂      1 片

(3) Spacer 間隔條

(0.75 mm) 

小心易遺失      2 條

(4) Comb 樣本齒模

(0.75 mm) 

小心易遺失      1 隻

 
 

電泳樣本專用微量吸管頭 (尖端較長且扁)

 
 

供電器 (可供應 200 V 電壓及 500 mA 電流者均可使用)

 
 

塑膠染色盒 (比膠片稍大且要能密蓋)

 
 

旋轉搖盪器 (rotary shaker)

 
 

看片箱 (light box)

 
 

護貝機及護貝膜 (可護貝如膠片大小者)

 
 

膠片乾燥組合:

 
 

(1) 玻璃板 (至少要比膠片大,約 12 × 15 cm,厚度約  3~4 mm)

 
 

(2) 玻璃紙 (Cellophane, 年糕紙,比上面玻璃板每邊多出 5 cm 以上)

 
 

以下聚丙烯醯胺膠體電泳所使用的試劑及方法乃根據 Laemmli (1970) 的方法。

 
 

藥品試劑

 
 

由於鑄膠溶液非常重要且多樣,因此下面把所有電泳溶液的配置方法仔細列出,希望能在每一個實驗室成功進行電泳;但使用者一定要明白其配製的原理與各種濃度的算法,而不是只會依配方泡製而已。

 
 

A 液: 丙烯醯胺液 (total 30%, cross-linking 2.6%)

 
 
丙烯醯胺 (acrylamide, Merck 10784)

29.2

gm
Bis 架橋劑 (Sigma M-7256)

0.8

gm

加純水溶解至 100   mL

u本步驟是 A 液也有商品已經配置好溶液者,本實驗課程採用 Ameresco 的 40% 溶液 (T40%, C2.6%),配法有些變動,請特別注意。

uBis 是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 的簡稱,可看成是兩分子 acrylamide 連在一起,作為架橋物,以便成為立體的膠體。

u以 30℃ 加熱助溶,有不溶物質須過濾去除;若丙烯醯胺品質不佳或久貯,在溶成 100 mL 後,可加一些離子交換樹脂 Dowex MR-3 攪拌,放過夜並過濾後置 4℃ 保存。

u注意 acrylamide 溶液有 神經毒性! 不要直接接觸,凝膠後毒性消失,但膠體無法達到百分之百凝膠,因此也要小心處理膠片。

 
 

B 液: 分離膠體緩衝液 (running 或 separation buffer)

 
 
Tris     (Tris base, 1.5 M)

90.8

gm
TEMED (Sigma T-8133) 

 1.8

mL

溶入 300 mL 水,以 l M HCl 119 mL 調 pH 到 8.8 再加水至 500 mL

uTEMED (tetramethylenediamine) 可幫助自由基傳導,是催化劑。

 
 

C 液: 焦集膠體緩衝液 (stacking buffer)

 
 
Tris     (Tris base, 0.5 M)

6.0

gm
TEMED  (Sigma T-8133) 

0.4

mL

溶入 40 mL 水,加 l M HCl 47 mL 調 pH 至 6.8,加水至 100 mL

 
 

D 液: 電泳緩衝液 (chamber buffer),5× 溶液

 
 
Tris     (Tris base, 0.05 mM × 5)

 30.3

gm
甘胺酸 (glycine, 0.38 M × 5) 

142.6

gm

溶入 800 mL 水,pH 調到 8.3 後再加水至 1 L。 使用時稀釋 5 倍。

u甘胺酸是電泳緩衝液的主要分子,是造成電泳樣本焦集的原因;近來多改用 boric acid (下面 F 液),應自行試用何者為佳。

 
 

E 液: SDS-PAGE 樣品溶液,2× 溶液

 
 
Tris     (Tris base, 125 mM × 2)

 3.0

gm
EDTA·2Na (2 mM × 2)

14.8

mg
SDS  (2% × 2)

 4.0

gm
b-mercaptoethanol  (5% × 2, Sigma M-6250)

10.0

mL

加水 80 mL 溶之,pH 調到 6.8,再加水至 100 mL

 
 

F 液: 通用電泳緩衝液,5× 溶液

 
 
Tris     (Tris base, 90 mM × 5)

54.5

gm
Boric acid (80 mM × 5)

24.8

gm
EDTA·2Na (2.5 mM × 5)

 4.7

gm

加水 800 mL 溶之,pH 調到 8.4,再加水至 1,000 mL

u使用時稀釋 5 倍。本溶液在 disc- 或 SDS-PAGE 均通用,後者要 加 SDS 至 0.1%

 
 

SDS 水溶液 (10%)

 
 

uSDS 粉末很輕,揚起來很容易吸入肺部,在肺泡溶解產生界面活性的作用,使得肺部細胞無法進行氧分子交換,非常危險

 
 

APS 溶液 (過硫酸銨, 5%):

 
 
APS (ammonium persulfate, Bio-Rad 161-0700)

50

mg

溶於 l mL 水中,使用前才配製好,隔日不可再用。

uAPS 是自由基 (free radical) 的產生者,可誘發 acrylamide 的連鎖聚合反應,因此是整個凝膠反應的起始者。

u冬天可增至 10%,夏天可減至 2%。注意 APS 固體很容易分解,應密蓋貯於乾燥皿;鑄膠無法凝結的毛病,多出自 APS 的品質不良。

 
 

追蹤染料 (tracking dye):

 
 
Bromophenol blue   (Sigma B-6896)

mg

溶於 5 mL 水,再加 5 mL 甘油均勻混合。

u加在樣本蛋白質中,可增加樣本密度並賦予顏色,方便目視以注入膠片的樣本槽。

 
 

染色液 (CBR 染液):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 (CBR, Sigma B-0149)

1

gm

溶於 250 mL 水後,再加入 250 mL 甲醇及 50 mL 醋酸混合均勻,充分溶解 CBR,若有不溶物質,則須過濾後裝瓶密蓋。

uCoomassie blue 有許多種不同的相關化合物,不要取用作為 蛋白質定量 用的 Coomassie blue G-250 來染色,效果稍差。

 
 

脫色液 (20% 甲醇及 10% 醋酸):

 
 

在一 1 L 量筒中,先倒入 200 mL 甲醇及 100 mL 醋酸,再加水至 1 L,混合均勻後密蓋備用

u甲醇濃度可提高到 30%,則可增加脫色速度,但小心脫色過度。

 
     
 

標準分子量組合︰

 
 

Pharmacia 有高低兩種分子量的 標準蛋白質 組合,專供 SDS-PAGE 使用:

 
 

高分子量組: Thyroglobulin (669kD, 330 kD), ferritin (440 kD, 220 kD, 18.5 kD), catalase (232 kD, 36 kD), albumin (67 kD)

 
 

低分子量組: Phosphorylase (94 kD), albumin (67 kD), ovalbumin (43 kD), carbonic anhydrase (30 kD), trypsin inhibitor (20 kD), lactalbumin (14.4 kD)

 
 

另外 Novex 有預先染好藍色的 SeeBlue (LC5625) 標準蛋白質組合,除了一般電泳外,更可用在轉印,檢查轉印是否成功:

 
 

SeeBlue: Myosin (250 kD), albumin (98 kD), glutamic dehydrogenase (64 kD), alcohol dehydrogenase (50 kD), carbonic anhydrase (36 kD), myoglobin (30 kD), lysozyme (16 kD), aprotinin (6 kD), insulin B chain (4 kD)

 
 

請注意: SeeBlue 的分子量標度會隨著膠體濃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方法步驟

 
 

SDS 平板膠片鑄造︰

 
 

1) 整理出兩組玻璃片及白板鑄膠組合,先用酒精拭淨,並選擇合適的間隔條 (0.75 mm) 組合起來。

 
 

u請熟悉鑄膠三明治組合的正確組裝方式,以免灌入的膠液漏出來。

 
 

2) 三明治組合後直立站好,準備所要濃度的 SDS 膠體溶液如表 4.2。 兩片 0.75 mm 厚的平板膠片約需 10 mL 分離膠體溶液,以及 5 mL 焦集膠體溶液。APS 液到最後才加入,未加 APS 以前可在真空中抽去溶液中的氧氣。

 

T4.2

4.2  配製兩片 0.75 mm 膠片所需膠體 (mL)

  
 

 

焦集膠體

膠體百分比

5%

7.5%

10%

12.5%

15%

20%

1 0%

4%

4%

A (40%)

-

-

-

-

-

-

5.0

-

0.5

A (30%)

3.3

5.0

6.7

8 .3

10

13

-

0.66

-

B

5.0

5.0

5.0

5.0

5.0

5.0

5.0

-

-

C

-

-

-

-

-

-

-

1.24

1 .24

10% SDS

0.2

0.2

0.2

0.2

0.2

0.2

0.2

0.05

0.05

純水

11.4

9.7

8.0

6.4

4.7

1.7

9.7

2.95

3.11

APS

0.1

0.1

0.1

0.1

0 .1

0.1

0.1

0.1

0.1

總體積

20

20

20

20

20

20

20

5

5

 
 

u上表粉紅色部份為使用 40% A 液製備的配方。

 
 

 

 
 

3) 以上分離膠體各成份在小燒杯中混合均勻後,可直接沿著玻璃一側倒入鑄膠組合到預定高度 (約八成高),勿陷住氣泡;再輕輕加上一層 isopropanol。 也可使用滴管慢慢加入膠體,同樣勿注入氣泡。

 
 

4) 約 30 min 可凝結,以濾紙吸去 isopropanol,同法倒入焦集膠體溶液,要加到滿;儘快 插入樣品槽齒模,注意不可有氣泡陷在膠體中。

 
 

u一般在凝膠完成後,膠體與所加的水層之間,會出現清楚的直線界面,但因為背景為白色,較不易觀察之。

 
 

5) 再度凝結後取下齒模即可使用。若不立刻使用,則把整個膠片組合用保鮮膜包好,膠面上方加一水層,勿使乾掉,在 4℃ 約可放 1~2 週。

 
 

電泳方法

 
 

6) 若膠片組合保存於 4℃,則要等待膠片完全回復室溫,才架到電泳槽。

 
 

u膠片一定要完全回溫,否則在進行電泳時,玻璃會因熱脹而破裂。

 
 

7) 取 F 液稀釋成一倍溶液,並加 SDS 成為 0.1%;先倒入下方的正極槽,注意不可有氣泡黏在膠體,然後倒入上方的負極槽。用微量針筒或微量吸管一個一個清洗樣本槽,除去殘留在槽內的膠體 (刷牙)。

 
 

u刷牙的動作很重要,而且要徹底,否則注入樣本時,會有大麻煩。又因為白色氧化鋁板乃白色背景,不容易看出樣本槽的位置,可用 Hoefer 所附的透明樣本槽位置模板,作為指引,順便可練習樣本添加的動作。

 
 

8) 取蛋白質樣本溶液,加入同體積 E 液,以及適量追蹤染料 bromophenol blue,混勻後在 100℃ 加熱 10 min。放冷短暫離心後即可依次以微量吸管注入樣本槽,樣本體積可自斟酌,但要記好位置及體積;通常都使用 5~15 mL

 
 

u注入樣本時,儘量把針頭或吸管伸到樣本槽底部,但不要觸到樣本槽底的膠面,則可以使得 樣本所佔的體積最小,分離效果較好。

 
 

9) 裝上電源蓋,以 100~150V 進行電泳,最高可加至 200V,視實驗的緊急程度,以及膠片發熱的情形而定。通電後兩極附近會立刻產生無數細微氣泡,是通電的特徵。

 
 

10) 追蹤染料很快進入膠體,開始焦集成藍色細線,並向下泳動,大約 1 h 可泳動到底邊,中止電泳,除去電源蓋。

 
 

u有些 分子量較大 的樣本,或使用濃度較高的膠片,可以等到藍色細線泳出膠體才停止。

 
 

膠片染色法

 
 

11) 取出膠片組合,使玻璃板向上,先除去兩側間隔條,再以扁形藥匙輕輕撬起玻璃,膠片則留在白板上。切除焦集膠體,並在分離膠片的右上方截角做記號 (區別膠片的左右)。

 
 

12) 取染色盤 (大約比膠片稍大),倒入 CBR 染色液,在染色盤上方把上述白板倒翻過來,挑起膠片一角,利用重力使膠片掉落到染色缸中。

 
 

u若要進行蛋白質轉印,則膠片不能染色,要浸入轉印緩衝液中。

 
 

13) 在 CBR 中染色約 30 min,染色盤要加密蓋,置於旋轉平台慢速 50 rpm 搖盪之;要注意膠片是否完全沒入染色液中,否則會造成染色不均勻。

 
 

14) 染色後小心把 CBR 染劑倒回原來瓶中,整塊膠片變成藍色,先用自來水洗掉殘餘的染色液,再倒入約 20 mL 脫色液,加密蓋後再放回旋轉平台搖盪。染色脫色過程請戴手套,否則會在膠片上留下指紋。

 
 

15) 膠片的藍色背景漸漸脫掉,待脫色液轉成藍色後,可以換新脫色液;如此脫色數次,在一小時內應可看到蛋白質的藍色色帶出現。用過的脫色液,請回收倒在有機溶液的廢液桶中。

 
 

16) 待膠片背景完全透明後,染色脫色完成。倒去脫色液,改用 50% 甲醇液洗一兩次,待膠片縮至大約原來的尺寸,則可準備乾燥之。

 
 

膠片乾燥法:

 
 

17) 把玻璃紙 cellophane 先用水浸溼,平鋪在乾燥用的玻璃片上,玻璃紙會比玻璃片大,因此四週有多出來的部份。

 
 

18) 把膠片平鋪在玻璃紙中央,膠片與玻璃紙間不要有任何氣泡

 
 

u除了氣泡之外,若膠片沒有回復原來的大小,或者膠片的四邊有傷痕,都很容易造成膠片乾燥後的龜裂現象。

 
 

19) 在膠片上再加一層浸溼的玻璃紙,也不要陷有氣泡在內;把玻璃紙多出來的部份反摺到玻璃背面,用手抹平表面水份,並用紙巾吸乾。

 
 

20) 把此乾片三明治組合放在桌上,次日即可得到已經乾燥好的膠片,用電風扇或冷氣機吹之,可以加快乾片速度。

 
 

u有乾片後用指甲尖輕敲膠片,若還可以看到指甲所留下的痕跡,表示膠片並未完全乾燥,要再等候。

 
 

21) 待膠片完全乾燥後,以美工刀或剪刀去除多餘的玻璃紙,再加以護貝,則可永久保存之。免疫染色的轉印紙,也可以護貝保存。

   

 

4.2.4

蛋白質轉印法

 
     
 

蛋白質經 SDS-PAGE 後,膠片浸入轉印緩衝液,蛋白質可被 轉印 到硝化纖維紙 (nitrocellulose) 上,先經尿素洗去 SDS,並使蛋白質回復原態抗原性,可使用抗體進行 免疫染色 (Towbin et al, 1979)。

 
     
 

儀器用具:

 
 

電泳轉印槽 (Hoefer Transphor TE 52):

 
 

轉印槽 (可容納 4 個轉印三明治)

 
 

轉印三明治 (轉印夾、方形海綿墊 2 片)

 
 

轉印紙:早期使用硝化纖維紙,現在多用尼龍材質者

 
 

Immobilon-P (Millipore IPUH 000 10, 0.45 mm, PVDF 材質)

 
 

濾紙 (Whatman #1, 3MM) 兩張,裁成比轉印紙稍大者。

 
 

供電器 (可供 400~500 mA 者)

 
 

方形培養皿 (轉印紙清洗用)

 
 

旋轉搖盪器 (rotary shaker)

 
 

藥品試劑:

 
 

轉印緩衝液 (Blotting buffer): 10×溶液

 
 
Tris     (Tris base, 25 mM×10)

60.6

gm
甘胺酸 (0.192 M×10)

288.0

gm

加水 1,500 mL 溶之,pHHCl 調到 8.3,加水至 2,000 mL

u使用時取 500 mL 倒入一 5 L 桶中,加 500 mL 甲醇後,加水到 5 L,均勻攪拌之。 如此配成者,含 10% 甲醇;若是轉印胜汰或是蛋白質的分子量太小,可提高到 20%

 
 

甲醇 (用來潤溼尼龍材質的轉印紙)

 
 

PBST 洗液:

 
 

PBST 為 pH 7.0 的 PBS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緩衝液,另加有 0.05% Tween-20,用來清洗轉印紙,以去除非專一性的蛋白質吸附。

 
 

尿素洗液 (6 M Urea-PBST) :

 
 

尿素 180 gm 溶在 300 mL PBST 中,加溫攪拌溶解,再加 PBST 至 500 mL。

 
     
 

方法步驟

 
 

u全程請 戴手套操作,以免污染轉印紙!

 
 

1) 電泳後 SDS-PAGE 膠片浸在轉印緩衝液中,洗 2~3 次,每次 10 min

 
 

2) 取出轉印槽,先小心放一攪拌子在底部,再倒一半轉印緩衝液。

 
 

u攪拌子千萬不能丟到轉印槽內,會打破轉印槽底部的陶瓷散熱片。

 
 

3) 取轉印紙切成約如膠片大小,先在方形培養皿中以少許甲醇浸溼數秒鐘,再置入轉印槽中的緩衝液 10 min 後使用。 另取兩張濾紙,以及兩片方形海綿墊,都放在轉印槽的緩衝液中備用。

 
 

4) 取出轉印夾打開平放,先墊一張方形海棉墊,舖上一張溼濾紙,小心疊上已潤溼的轉印紙,其間 勿陷入氣泡;轉印紙再滴上數滴緩衝液後,小心平舖膠片上去,加蓋一層濾紙,及另一張海綿,也都不可陷入氣泡,即可把整個轉印三明治卡夾裝好。

 
 

u膠片疊到轉印紙時,最好一次成功,不要重作,否則蛋白質色帶可能會印上去,最後產生重疊影像。

 
 

5) 將轉印三明治置入已經放有一半轉印緩衝液的轉印槽中,注意有 轉印紙的那一面向正極 (紅色)膠片那面向負極 (黑色)

 
 

6) 當三明治都放入轉印槽後,以轉印緩衝液蓋滿所有的三明治,小心動一動卡夾,除去附在卡夾內外的氣泡,蓋上蓋子,放到一攪拌器上,打開攪拌器開始攪拌,同時接好電源,裝置完成後放置 10 min。

 
 

7) 以 400 mA 開始轉印,溫度會漸漸上升,轉印 1.5 h 後中止轉印,取出轉印三明治,打開後依次取出轉印紙及膠片。

 
 

u上述轉印條件會使溫度上升至 70~90℃,若有冷卻系統,可把溫度控制設在 5℃;轉印槽內應該加以攪拌,以便使整個溫度分佈均勻。 

 
 

8) 轉印後的膠片可以繼續進行 CBR 染色,看有無蛋白質殘留。 若電泳時加有藍色標準蛋白質 marker (SeeBlue),則 可在轉印紙上看到藍色的色帶,確定轉印成功,並可評估轉印效率。

 
 

9) 轉印紙浸在約 15 mL 尿素洗液中浸洗過夜,期間換三次尿素洗液,並且要溫和搖盪之。

 
 

10) 若不做免疫染色,則轉印後不用尿素洗液清洗,以清水沖過後改用 amido black (l % 溶於 10% 甲酸) 染色 1 h,再以 10% 甲酸脫色,沖水後晾乾即可,但其 靈敏度較低

 
 

註解討論:

 
 

a. 轉印時槽內的水溫並不均勻,液面的溫度比底部要高,電流也就不會均勻,注意轉印效果因此會有差異;最好加以攪拌使水溫均勻。

 

 

b. 膠片及轉印紙應切角做記號,以分辨左右或正反面,免得呈色後分不清樣本的次序。

 

 

c. 甲醇可提高到 20%,一般 分子量越小,所用甲醇的含量越高;但甲醇含量太高,可能會使分子量太大者不易泳離膠體。

  

 

 結果參考『概說Slide 8 

   

 

4.2.5

免疫染色法

 
     
 

轉印到紙上的蛋白質抗原,可與其專一性抗體結合,再以 二次抗體-酵素結合體 (2nd Ab-HRP) 或 Protein A-HRP 呈色;可在一群轉印色帶中,專一性地挑出目標蛋白質,是最有用的檢定工具 (Burnett, 1981)。

 
     
 

藥品試劑:

 
 

抗體溶液: 可用傳統抗血清或單株抗體,其最適使用濃度,隨抗體效價不同而異,以下為一般適用範圍的參考,均以 明膠-NET 稀釋之。

 
 

a. 傳統抗血清: 1:100 到 1:1,000

 

 

b. IgG (冷凍乾燥品): 10~50 mg/mL

 

 

c. 單株抗體 (小白鼠腹水): 1:200 到 1:5,000

 

 

d. 單株抗體 (細胞培養液): 原液或 1:10

 

 

明膠-NET: 用來稀釋抗體溶液或酵素連結體

 
 
明膠 gelatin  (Merck 4070, 0.25%) 

 5.0

gm
NaCl (0.15 M) 

17.5

gm
EDTA (5 mM)

 3.6

gm
Tween-20   (0.05%)

 1.0

mL
Tris (Tris base, 50 mM)  

12.1

gm

加熱溶解於 1,800 mL 純水後 pH 調到 8.0,再加水到 2,000 mL
 
 

酵素連結體:

 
 

可使用 2nd Ab-HRP 或 Protein A-HRP,使用濃度每家商品不同,約為 1:1,000 到 1:5,000 之間,以 明膠-NET 稀釋之。

 
 

PBST 洗液

 
 

DAB 基質溶液:

 
 
DAB (diaminobenzidine, Sigma D-5637)

5

mg

溶於 100 mL Buffer A-0,再加 10 mL H2O2新鮮配製,避光貯存

uDAB 為致癌物質,稱量時勿吸入 DAB 細塵,並小心處理秤量紙。

 
 

方法步驟

 
 

1) 尿素洗過夜的轉印紙再以 10 mL PBST 洗三次,每次約 10 min,均在上述方形培養皿中進行。

 
 

2) 轉印紙放在 明膠-NET 溶液中反應,置室溫中反應 1 h。一般使用方形培養皿當容器,但亦可裝入塑膠袋中反應,較節省試劑用量。

 
 

3) 反應後,以 PBST 浸洗二次。

 
 

4) 把轉印紙放在抗體溶液中反應,置室溫反應 1 h。

 
 

5) 反應後以 PBST 洗三次,改用酵素連結體反應,在室溫下反應 1 h。

 
 

6) 以 PBST 洗四至五次,注意 容器也要洗乾淨

 
 

7) 加入 DAB 基質溶液約 10 mL 呈色,儘量避光,並且不時搖動呈色液。

 
 

8) 數分鐘內可呈色,在背景加深前倒去 DAB,以水沖過數次後晾乾。

 
 

註解討論:

 
 

a. 非專一性的呈色經常會造成困擾,此問題可用尿素洗液解決,尿素可洗去 SDS,且使蛋白質或胜汰回復其構形或抗原性。

 

 

b. DAB 呈色時,應含有一不會呈色之 負對照組 作為比較; 當樣本含有標準分子量的組合時,其蛋白質色帶應不會呈色。

 

 

 結果參考『概說Slide 8 

   

 

 


 

參考文獻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 Principles and methods, Pharmacia Biotech 操作手冊

 
 

Bradford MM (1976) 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microgram quantities of protein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protein-dye binding. Anal Biochem 72: 248-254

 
 

Burnett WN (1981) Anal Biochem 112: 195-203

 
 

Gel filtration - Principles and methods, 6th ed, Pharmacia Biotech 操作手冊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 Principles and methods, ed AA, Pharmacia Biotech 操作手冊

 
 

Jefferson RA, Burgess SM, Hirsh D (1986) b-Glucuronid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 as a gene-fusion mark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3: 8447-8451

 
 

Laemmli UK (1970) Cleavage of structural proteins during the assembly of the head of bacteriophage T4. Nature 227: 680-685

 
 

Protein Liquid Chromatography (2000) Kastner M ed, J Chromatography Library Vol 61, Elsevier

 
 

Scopes RK (1994) Protein purification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3rd ed, Springer-Verlag

 
 

Towbin H, Staehelin T, Gordon J (1979) Electrophoretic transfer of proteins from polyacrylamide gels to nitrocellulose sheets: Procedure and some applicatio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76: 4350-4354

 
 

莊榮輝 主編 (2000) 酵素化學實驗台灣大學農化系

 
 

參考網頁: 酵素純化與分析 (140.112.78.220/~juang/ECX/index.htm)

 
     
 

致 謝:

 
     
 

感謝 台大生化所 張震東 教授對於本章內容,以及在教學與技術上的建議及指正。

 
     
     
 

回目錄

 

Chap4

 
 

 
     

TOP 

最近修訂日期︰ 200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