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則

研究生涯

下一則

 
 
 

(9) 規劃時間、規劃生命、豐富人生

 
 
 
 

即使是一件最簡單的事情,要是沒有足夠的時間,那麼任你有通天本領,也無法達成。以最簡單的吃牛肉麵來說,若你有一個小時,那當然可以很愉快地吃完;若只給你五分鐘,也許可以勉強吃完;但若是只有十秒鐘,那麼吃完一碗普通的牛肉麵,將有如登天之難,不信你去試試看。至於換筷子 是否可以增加吃麵的速度,請去看本系列 第三篇文字

        時間可以非常寶貴,世運百米賽跑以 0.001 秒之差分別冠亞軍,而其成就相差甚多;時間也可能非常不值錢,當你在等待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感覺是度日如年。因此,時間成為一種觀念,也是一種相對的感覺;時間可以因人、因事而改變,同樣的此時此刻,有些人可能正在與時間賽跑,另些人正在努力消耗時間。

        既然時間可以隨著環境而變,每一個人就可以定義自己的時間,說明白一點就是規劃時間。經過精心規劃的時間,可以提升時間的價值,在每個人都同樣享有的每日 24 小時,努力完成所規劃的行事,避免渾渾噩噩渡過一日。在台大教書二十多年,見過非常多學生,其中有不少極優秀者,發現他們的共同特質就是規劃能力很強,尤其都很會安排自己時間,所以就比別人成就更多事件。

        時間對一個人而言,是一條線性座標,這條座標上有 24 個大刻度,每一大刻度內又分為 60 個小刻度。無論是多麼複雜的事情,都要分布在這條直線上進行,如何把各項行事,以合乎邏輯的順序排在上面,就是時間規劃。當然,由多人合作的工作,就有多條如此的直線並行,有時線與線得以交會。但以個人而言,你自己這條線還是最重要,而且是唯一可以自己掌控的。

        規劃專案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規劃者的『想像力』。因為當你還在規劃一件事,都是目標還沒有完成,甚至還沒開動的時候,一切都還在想像中,規劃者要先想像如何達成任務。因此,任何規劃書的重要內容,簡單來講,由幾個要素組成︰(1) 一步步列出所有 工作項目,組合起來以完成最終目標;(2) 執行這些工作項目的 預定時間表,精密規劃每項工作之開始與完成時間點;(3) 各工作項目所需的人力及財力 資源。把這三種因素組合起來,審核各工作項目之合理性 (例如各項目的先後關係),配置足夠的時間、人力、物力,然後就義無反顧地去執行,必能達到對得起自己的成果。

        有些重大或困難的目標,剛開始看來遙不可及,一般人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以前戲稱 mission impossible。規劃這種重大工程,有一項很重要的技巧,就是 把整體目標拆開,成為許多小工作,然後一一解決這些小工作。若有必要,上述的小工作,可再拆成更小的工作。為何要如此做? 好像一個單身漢在週日烤了一隻雞,因為一天吃不完,就把這隻雞切成幾個部份,分成幾天吃完;要是換成一隻豬,那就要再分得更細。如此,就是恐龍也可以吃掉。如此把工作細分,並且組成一個具有層次的工作組織,通常用『魚骨圖』來顯示。有一套電腦軟體 MS Project 就是如此規劃工作,在一條時間座標上,把工作依順序貼上去,每項工作都可在電腦上任意調度,互相間並可指定包含關係。

        在整個規劃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與力行,就是『First Draft』要儘早完成,然後再慢慢修改。什麼是 First Draft 呢? 這與其字面『第一草稿』的意思直接相關;也就是在規劃專案、論文寫作、構思想法時,要儘量早一點完成初步的草案,亦即其大體架構。這個初稿可能很不完全,很簡要也不成熟,也許根本是錯誤的,但是都沒有關係,以後的決定版、完美版、鑽石版、最終版等,都要由這個初稿去做修改、美化、更正、增補等,以臻完美。

        為何 First Draft 如此重要? (1) 因為它把大體架構先鋪陳好,讓你有個檢討、思索、想像、批判的對象。(2) 有了 First Draft 後,你的心會比較安穩一點,不會一直懸念著有無著落。(3) 據說人類的大腦一直會在私底下運作,先把 First Draft 丟到大腦,再來的幾週當中,大腦可能在潛意識下、睡夢中、無聊時候不經意地工作,有助於後來的增補與完稿工作。(4) 要是時間上真的來不及,就只好把這個初稿交出去,至少有個東西交差 (雖然非常推薦如此做)。

        酵素化學實驗的幾週當中,教師只規定了每週的大體進度,對於每日的實驗操作,則完全交由學生自行規劃,以便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驗,並獲得滿意的結果。 因此,學生必須練習有效地規劃各個步驟,然後一一執行。我因此非常重視『實驗記錄本』的記載,並且訂有一套相當死板的記錄方式,稱為『P-E-R-D』系統,修課的同學在上課期間,規定一定要照此系統記錄;當然在修完課後,就不必勉強。但我發現很多同學都一直沿用,甚至到 畢業之後數年,都還在使用那種 080628 的時間記錄格式。

        其實,提倡精心規劃時間,並非要大家汲汲營營,很忙碌地過日子,以獲取金錢或事業上的成就,而是另有一個密謀。 就是在規劃時間的過程中,能夠漸漸熟悉對時間的感覺,養成時時刻刻『檢查自身存在』的習慣,日久之後,突然心念一亮,察覺自己是處在宇宙某時間與空間的一個座標點。而順著這個時空座標軸,以精神力量無限地前進或後退,自由自在地馳騁,豈不就是『通宇宙、貫古今』了?

        令我非常神往的兩個科學家,一位是 達爾文,另一位是 愛因斯坦。達爾文隨著小獵犬號周遊四海,靠著敏銳觀察,以及超越時間的想像力,由物種外表之些微差異,向遠古及未來無限伸張,推導出『物種源始』的理論。愛因斯坦則躲在小小的瑞士專利局辦公室,完全以理論與計算,將其思索放任在多維空間上無限奔馳,提出石破天驚的『相對論』。他們都沒看過幾百萬年前的地球,也沒有到外太空去測量過,但都以能清澈的『心眼』洞察生物或時空的演變,完全解脫時間、空間的束縛,得到人類精神上最徹底的自由自在

        本文所提出的時間規劃,當然不適用這些天才或先知,你我可能都不是這般人物。然而,我們凡人是否也可經由某種謙卑的自覺,努力提升自我,一生當中逐漸了悟時空,而在最後一剎那同樣地獲得心靈的自在?

        就從規劃時間開始吧。

 

 

規劃時間與流程的軟體工具   

 
 
上一則

研究生涯

下一則

TOP

20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