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會議記錄答問錄

到生化社區簡 介  總值星  緊急反應  行事規章 | 到共同儀器室 

Lab 520:  公佈欄磷解脢重金屬 人員地圖行事曆分工前程設計畢業生 回 520 研究室首頁

回到 進度報告時間表 / 到 520 研究題目

1

下面各記錄中,紫色文字為指導教師的建議或意見;橘紅色文字為總結

2

優先只列出第一優先者,標以 1;並以 * 代表要特別小心的陷阱。

3

報告時先要把你的 實驗流程 檢討一次,且每次都要回顧上次的流程與記錄。

4

報告時一定要請同學幫你記下討論過程的問答,以便整理出下面 (D) 的答問錄。

5

後續整理請交出 (R) 以條列方式列出報告的各項成果 (D) 條列討論過程的答問錄

6

請儘量在報告的 當週週末 完成上面 (5) 後續整理,貼到  Meeting Room 520-2 上。 

暑假中進度報告將暫停,請努力累積結果開學將馬上驗收成果。

030611  進度報告 答問錄  廖珮秀 (6)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 < 6 > Final

 

 

    由 2DE 轉印挖出 PCS 的可能色點進行定序。

 
R1

使用三種抗體對 2DE 轉印膜呈色,標定 PCS 可能位置,將色點進行胺基酸定序。

 
R2

N-端定序結果大部分色點均為 N-端 blocked,只有兩個色點定出序列,其中之一點與阿拉伯芥假設的 PCS 有高相似度。

 
R3

另送 LC-MS/MS 結果由於操作人員失誤,因此無實驗結果。

 
R4

SDS-PAGE 中的 110 kD 色帶應為 A + B 呈色系統所造成的非專一性呈色。

 
R5

改由 2DE 方式的 TCA 樣本處理,原先 PCS 在 2DE 的 110 kD 處不會被抗體偵測到,但是在 1DE 的 SDS-PAGE 中,110 kD 處卻仍有非專一性呈色。

 
 
 
D1

可能要以不同的轉印膜,分別對各抗體呈色,以確定所抓到的色點是否為同一點。

 
D2

抗體專一性仍相當存疑,在 2DE 利用不同抗體呈色以尋找 PCS 的方法需再確認。

*
D3

在 2DE 負極緩衝液添加 thioglyco acid (?),可降低蛋白質在電泳過程 N-端被 blocked。

*
D4

以不同方式處理 PCS,在免疫呈色的結果也不同,其原因不單純,可能不只是金屬離子對蛋白質構形的影響所造成。

 
D5

抗體對 PCS 活性影響的實驗,需再嚴謹設計,進行確認。

 
D6

LC-MS/MS 的定序仍需持續進行。

 
 
 

雖然 2DE 中有一點是 PCS 的片段,但整個 2DE 的結果仍然不很清楚。

 
 

三種抗體中看來還是 12F9 最強,也許可做成親和管柱去抓 PCS 來定序。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528  進度報告 答問錄  賴心屏 (6)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 < 6 > Final

 

 

    所純化出來的磷酸脢並無法對 L-SP 去磷酸,可能含量太低。

 
R1

以連續層析步驟純化出的磷酸脢,對 L-SP 無法有去磷酸作用。

 
 
 
D1

確定甘藷塊根中有無 L-SP 專一性之磷酸脢,可使用粗抽液與 total protein (0-90%) 分別測試,要同時加入 protease inhibitor 及 proteasome inhibitor。

1
D2

另試以 45C 處理甘藷切片,觀察加熱能否誘導產生 L-SP 的專一性磷酸脢活性。

1
D3

純化表及活性染色都要加 SDS-PAGE 結果,與 disc-PAGE 作為對照。

*
 
 

重作純化過程的 disc-PAGE,並加重樣本量 (>10 mg/well),看是否有 L-SP 磷酸脢。

 
 

最低限度是證實目前的組織與條件,並沒有 L-SP 的專一性磷酸脢,但有其他者。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521  進度報告 答問錄  林怡岑 (6)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 < 6 > Final

 

 

   Proteasome inhibitor 對 HX 的影響。

 
R1

Crude extract 中可能有 19S proteasome regulator 可加速 HX 降解。 (此結論待查)

?
R2

SDS 造成 HX 的泳動率變快,可能是因為致使 proteasome 的活性變強。

 
R3

在 pH 10 時,HX 的泳動率變快,可能是因為 proteasome 的活性變高降解 SP。

 
R4

Double staining 的結果顯示,SP 和 proteasome 可能互相結合。

 
 
 
D1

論文中的名詞請使用專業術語,整體文字必須簡潔而中肯 (moderate)。

 
D2

各梯次的 double diffusion 結果好壞互見,收集比較好的幾張放在一起比較。

 
D3

HX 經各種變性處理之 Western blotting 檢定,需重新找好條件再試,看是否含 L-SP。

1
D4

每天取一點 4℃ 中的 HX 放置於 -20℃中急凍,一起觀察 HX 貯存過程的活性變化。

1
D5

HX 活性變化實驗,要以 SP only 作為 control,並確定 sample 中的 pH 值。

 
D6

Proteasome inhibitors (lactacystin) 和 ATP 對 HX 活性影響實驗要重做。

*
D7

HgCl2 的抑制時間必須相同,電泳可跑久一點,使 HX 位於膠片中間。

 
D8

查出 ATP 是抑制還是促進 proteasome 的活性。

 
D9

找出可用的 anti-proteasome mAb。

 
D10

重複螢光染色的問題,需找出方法解決,可向 513 借用螢光顯微鏡。

 
D11

Double staining 用連續切片單獨染色即可,另外需加 AP 呈色作為 control。

1
 
 

把已有的結果整理好 (如雙向擴散),然後儘量把未完成的工作作好 (如組織染色)。

 
 

Lactacystin 好像無法抑制 HX 降解,反而 protease inhibitor 可以,。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514  進度報告 答問錄  吳裕仁 (3)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3 > 下次報告

 

 

  蛋白質體的免疫過程,抗體會有消長情形。

 
R1

17 cm 的 2DE 圖譜與小的 2DE 圖譜 相當不同,要重新建立標準流程。

 
R2

六個色點開始定序,LC/MS/MS 比 N-端定序靈敏精準,所得序列還湊不出相關性。

 
R3

蛋白質體免疫過程已經三個月,抗體的組成確實會有消長情形 (見上圖)。

 
R4

抗體庫已進行第一次融合,1DE 免疫篩選器可用,建議提高抗原量以篩出低量者。

 
 
 
D1

繼續對 17 cm 的 2DE 確立流程,以建立 2D 標準圖譜,才能開始下游工作。

 
D2

然後以分析軟體比對出有變化的蛋白質,進行 N-端定序或 LC/MS/MS,確定身分。

 
D3

抗體庫工作繼續進行,需要大量人力,請新生多多參與,也要找到能幹的助理。

 
D4

試進行非水溶性竹筍蛋白質的免疫,並確立非水溶性蛋白質的 2DE 圖譜。

 
 
 

確定 17 cm 的整個流程,然後再去進行原計畫所預定的目標。

 
 

抗體庫先以未出土為對象,大體先進行過一次很重要,然後再一邊改進。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430  進度報告 答問錄  王信傑 (8)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博士班資格考試  > 下次報告

 

 

    以 PCS 單株抗體檢測 2DE 圖譜。 

 
 
 
 

張老師:

 
1

PCS 純化過程應完整列在論文中,包括純化表等,便於讓大家迅速瞭解整個流程。

 
2

如何確定圖 3.12 中的 peak 即是 PC2? 又如何證明 GSH 與 GSSG peaks?

 
 

重複收集 peak 後進行酸水解,再進行胺基酸組成分析。 發現 Glu/Gly 比值約為 2,可確定為 PC2。因 Cys 會形成氧化態,故不以 Cys 來比較。 GSH 與 GSSG peak 可只跑標準品來確定。

 
3

圖 3.10 規律變化的 peaks 在 multiple charge 的圖譜中相當少見,有可能是配位化合物所造成,也有可能鎘已不見,可利用 tandem MS 來分析每根 peak 組成。 

*
4

題目中的『重金屬』應去掉,只稱呼『鎘』即可。

 
 
 
 

陳老師:

 
1

本實驗室之前也曾研究過這個酵素,遇到一個問題,在經 HPLC 純化後為單一 peak,但是經電泳後卻發現此蛋白質似乎會黏在一起,因而出現多條 bands。有可能是因為含 Cys 較多的蛋白質會出現這種現象,所以在進行實驗前應先還原雙硫鍵。

*
2

關於金屬光澤是否為含硫化合物,或是屬於配位化合物,這些都是屬於無機化學方面問題,化學系有開相關課程,若要繼續從事這方面研究,應該加強相關背景知識。

 

3

有無想利用表現方式來研究 PCS?

 
 

PCS 的表現已有許多研究團隊做過,但純化方面卻很少,因此從事這方面研究較具特色及競爭力,而且純化所得蛋白質其功能性質也較符合 in vivo 狀態。

 
4 『二次元電泳』請改為『二維電泳』較為恰當。  
5

如何從你的二維電泳來定義 PCS ?

 
 

利用單株抗體所進行之 Western blot 只抓到幾個蛋白質色帶,可針對這幾點加以定序分析,當然也可進一步純化後再進行二維電泳。

 
 
 
 

楊老師:

 
1

目前已推斷出 PCS 序列,請問有沒有人將其表現出來?應隨時 review PCS 文章,知道目前進度為何。

 
 

已知有人將阿拉伯芥的 PCS 基因表現在 E. coli 中,的確可以加強 E. coli 對鎘的耐受性。

 
2

有人發表 PCS 就是 glutathione synthetase,而且最近也在線蟲中發現 PCS gene,你認為 PCS 的作用是演化上的壓力或是適應環境的結果?

*

 

PCS 就是 glutathione synthetase 這個我倒是沒注意到,不過一般認為 PC 合成途徑應如 圖 1.1 所示。演化需要時間考驗,重金屬污染也不過是近幾世紀才越來越嚴重,而且 PC 的作用也不只是與重金屬結合而已,另外還有平衡金屬離子濃度及抗氧化的作用,因此 PCS 有可能因應環境變化來作用。

 
3

多 review 前人 papers,對 PCS 之其它作用也應詳加介紹。

 
 
 
 

李老師:

 
1

你的實驗都是延續之前學長所作的題目,比較吃虧是較沒有自己的方向,今後應強調自己所研究新的部份。

 
2

兩個研究題目範圍都很大,選擇其中之一進行即可,若要選擇,請問你會選擇那一個題目進行?

*

 

我會選擇 PCS 的題目進行,因為這個方向較為明確。H6 是個新發現,雖然目前還不能確定其組成,但是潛力無限。若有時間的話,這方面我仍會繼續研究。

 
3

論文上仍有些小缺點要注意,屬名第一次出現應標示全名。題目訂定似乎不太恰當,可以等到實驗累積一定成果時再來定題目。

 
4

不管是從蛋白質方面或是分生方面著手,都應注意其優缺點,這就是我考你第三題的目的,可以的話應兩者並重,對實驗思考會有很大幫助。

 
 
 
 

研究報告討論:

 
D1

HPLC 色析圖譜應該加上座標軸以利判讀。

 
D2

題目寫法有待商榷,等到實驗進行一定成果時,再予確定。

 
D3

強調自己所做之 PCS 單株抗體與別種抗體的差異,並討論色帶專一性不同的原因。

 
D4

以本實驗室之 PCS 研究大綱為藍圖,畫出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及目標。

 
D5

最後應加上一張未來研究方向之詳細計畫表,作為將來的研究主軸。

*
 
 

未來將專注在 PCS 方面的酵素學研究,先把純化、抗體、基質等工具建立好。

 
 

確定的成果較少,研究要更有效率,在困難發生時,抓對要點,解決問題。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423  進度報告 答問錄  楊光華 (12)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12 > 下次報告

 

 

  磷酸化及去磷酸化。  磷酸化的 Ser。

 
R1

將利用胺基酸定序及質譜儀兩種工具,交互驗證 SPPK 胺基酸的定序結果。

 
R2

SPPK 的純化倍率可改採製備式電泳溶離步驟,以避免膠體過濾法的低回收率。

 
R3

Staurosporine, ML-7, H-89 可抑制 SPPK 活性,而其中以 staurosporine 效果最佳。

 
R4

TLC 雙向薄層電泳檢定結果證明 SP110, F50s, L78 的磷酸化胺基酸為 Ser。

 
 

但是好像有一點 Tyr 被磷酸化。

*
R5

基質專一性檢定結果顯示 SPPK 可將 L78 及 L-SP 磷酸化,而不含 L78 的 H-SP 則否。

 
R6

製備 anti-L78 及 anti-SPPK 抗體,其中 anti-SPPK 的製備方式須重新檢討。

 
R7

甘藷 45C 加熱處理配合蛋白質體及免疫學工具觀察與 SP 磷酸化之生理意義。

1

R8

添加粗抽液誘導降解或運用蛋白脢抑制劑,探討 SP 磷酸化與去磷酸化之降解機制。

 
 
 
D1

表現蛋白質 L100 其中只含有 L78 的序列,故名稱改回 L78。

 
D2

可以 cold ATP 取代 hot ATP,觀察磷酸化前後的 SP 各項差異。

 
D3

純化表要注意有效數字的表示法。

 
D4

比較 SPPK 對於不同基質專一性的結果,儘可能調整基質蛋白質量一致。

 
D5

SPPK 最適反應 pH 實驗,要將各種不同緩衝範圍的緩衝液混合在一起。

*
D6

查詢鎂離子和錳離子的化學性質,了解為何兩者皆可作為激脢的輔因子。

*
D7

磷酸化與去磷酸化動力結果圖中曲線改直線,另外不添加 ALP 組以空心圓表示。

 
D8

L78 的磷酸化胺基酸位置,應補足二次元 TLE 結果。

 
 
 

確定 SPPK 對 SP 的磷酸化,以及其磷酸化位置為 Ser,並可能都在 L78 片段上。

 
 

開始把所有重要結果的圖表整理出來,以便進一步發表之用。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326  進度報告 答問錄  廖珮秀 (5)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5 > 下次報告

 

 

 免疫沈澱法以抗體 12F9 抓下 PCS 並用另一種抗體進行呈色。

 
R1

3H8 及 W11E 在稀釋 1000 倍時呈色效果不佳,需增加使用濃度。

 

R2

可用抗體製作親和性層析管柱 (例: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 純化 PCS,或使用二維電泳分離 PCS,以進行定序,及再製備 PCS 抗體。

 

R3

DEAE X 部分仍有相當活性,但好像不會因為與抗體吸附而降低活性。

 

 
 
D1

電泳樣本要取固定量,轉印及免疫呈色過程要穩定,結果之比較才有相同基準。

*
D2

活性測定時要做未加基質的控制組。

 
D3

2DE 轉印呈色可先用較弱的抗體呈色並標定位置,再用另一抗體確認位置異同。

1
D4

抗體是否會抑制 PCS 活性實驗結果需再確認。

*
D5

DEAE X 中的 110 kD 色帶需再確認是否不加一抗也能呈色。

*
 
 

PCS 的純化流程要固定,儘快以任何方法切出色帶,進行胺基酸定序或 LC-MS-MS。

 

 

要釐清三種抗體與 PCS 是否有專一性確認關係,各種實驗技巧要確實。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319  進度報告 答問錄  賴心屏 (5)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5 > 下次報告

 

 

  磷酸脢存在下,磷酸化的 SP 可被去磷酸 (但再現性仍有問題)。

 
R1

試驗各純化方法,確定五個步驟,但進行活性染色結果無法呈色。

 

R2

各種不同磷酸脢的純化表起伏不定,要決定一種主要純化流程。

 

R3

純化結果定序可能為 (1) EMNNIDDD (2) APPSASRQ (3) APNAGDDD

 

R4

SP 以放射線磷酸標示後,用所純化磷酸脢進行水解,結果或許可以去磷酸 (上圖)。

 

 
 
D1

確定磷酸緩衝液可否應用在溶離結合到 phosphocellulose 之蛋白質。

1
D2

磷酸脢活性分析要減少樣本量,或縮短反應時間,以免超出光度計可測範圍。

*
D3

電泳前樣本可先經由微量濃縮管,避免蛋白質太稀,同時要定量好。

 
D4

確定 imidazole 之緩衝範圍為 5.95-7.95 (pKa = 6.95)。

*
D5

減少粗抽所用的甘藷重量,以免超過膠體承載容量 (capacity)。

1
D6

Native-PAGE 可試用銀染,同時轉印結果都要附上蛋白質染色結果,以便比對。

*
D7

金屬離子濃度有適當使用範圍;所購得抑制劑要小心其溶劑及溶解度的影響。

*
D8

實驗的操作要穩定,結果要有再現性,並且注意作好對照組。

*
D9

放射線實驗要用較純的樣本進行,太雜的蛋白質容易造成干擾。

 
 
 

確立標準純化流程,確定是那一個磷酸脢,然後建立其純化表,並送定序確認。

 

 

實驗事前的設計與考量要極為周密,以免檢討時缺少重要對照或參考。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226  進度報告 答問錄  林怡岑 (5)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5 > 下次報告

 

 

  在 PVDF 轉印紙上對 HX 進行變性以便露出 SP

 
R1

HX 在 pH 7.5 環境下溶離出來的活性稍微高一點。

 

R2

HX 和 20S proteasome 的位置並沒有重疊,可能 SP 被 20S proteasome 包住。

 

R3

HX 經 6 N HCl 37C 處理 2 h 後,其 SP 免疫呈色的 band 和 proteasome 重疊。

 

 
 
D1

Double diffusion 實驗中,proteasome 添加量都太少了,全需重做。

1
D2

PVDF 膜上 protein denature 實驗,需補做 M71C1 (HX 處理 6 N HCl 37C, 2 h)。

1
 

為何 6 N HCl 處理後,H7c 都抓不到 SP? (上圖 Lane 4)

*
D3

HX 在試管中添加酸、鹼、SDS 或 proteasome 抑制劑,觀察其降解情形。

 
D4

所有 Western 都需附一張 CBR 染色圖。

*
D5

改進電泳及轉印技巧,因為結果時好時壞。

 
D6

需做 HX 純化過程之流程圖。

 
D7

連續切片無說服力,暫停實驗;全力主攻組織雙重染色,找出最適合條件。

 
D8

可利用 avidin 和 biotin block 第二次染色 A + B 的交叉反應。

?
D9

看看是否要做 chicken anti-proteasome 的 IgY。

 
D10

利用連續切片只做一種染色,做為雙重染色的對照。

?
D11

若 double staining 呈色剛好重疊,將無法觀察到。

?
D12

若兩個 antigen 重疊,第二個 antigen 可能無法在 second staining 中被抗體抓到。

?
D13

免疫螢光呈色有問題,需檢討實驗步驟並試著放大 signal。

 
D14

45C 加熱實驗有空重做,組織切片要有未加熱的切片作為 control。

 
D15

可利用 ELISA 方式以各種抗體探討 HX 中 SP 和 proteasome 之間的 結合關係。

1
 
 

Proteasome 是如何純化的? 裡面會不會結合有 SP? 若是如此,要重新解釋結果。

 

 

把雙向擴散完整結案,還有 (1) PVDF 處理 (2) ELISA 結合 (3) 組織定位等三個重點。

 

 

論文前言要仔細回顧世宗及安娜的結果。

 

 

(上面進度報告還有問題必須進一步討論)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212  進度報告 答問錄  吳裕仁 (2)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2 > 下次報告

 

 

  全體蛋白質的抽取方法確實會影響所得到的蛋白質體組成

 
R1

完成 pH 7-10 之 2DE 圖譜。

 

R2

竹筍水溶性非水溶性蛋白質的 2DE 圖譜,確實有很明顯的差異 (上圖)。

 

R3

抗體庫的先導實驗,發現竹筍蛋白質隨免疫時間越久,可抓到的蛋白質越多。

 

 

但是好像免疫呈色圖譜會有變化,是染色的問題? 還是真的是免疫的不同反應?

*
 
 
D1

進行非水溶性蛋白質抽取之前,殘渣部分應該用粗抽 buffer 多洗幾次,以便徹底去除所有的水溶性蛋白質,以免夾雜在非水溶性的部份。

1
D2

免疫老鼠使用 Titer Mix 為佐劑,但免疫反應不理想,可試用傳統之 Fruend's 佐劑。

1
 
 

儘可能先定出一些蛋白質來,看能否湊成一條代謝路徑。

 

 

要決定 2DE 的標準條件:膠片大小、pH 範圍、抽取方法,以便建立標準圖譜。

 

 

抗體庫部份可以開始融合,並且先小規模試做。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122  進度報告 答問錄  王信傑 (7)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7 > 下次報告

 

 

  mAb 12F9 可結合大小兩群色帶而 W11 及 W3 只與大分子色帶結合

 
R1

可嘗試用 Centriplus YM-1 去除鎘離子,並留下 H6 complex。

 

R2

在 Biopanning 中溶離液 imidazole 的濃度應該增加 (> 50 mM),或者用酸性緩衝液連同鎘離子一起溶離下來。

 

R3

可嘗試直接進行胺基酸定序,或找其它分析小分子的方法。

 

 
 
D1

用 yeast crude extract 直接進行 2DE 電泳,再以 W11E 與 12F9 進行免疫轉印。

 
D2

確認 W11E 與 12F9 所辨識的是否為 PCS。

1
D3

直接由膠片挖下疑似 PCS 的 band,進行胺基酸定序。

1
 
 

還是盡全力探討 PCS,而其第一要務是把正確的 mAb 找出來。

 

 

對大小兩種染上色的 PCS 色帶,也許都有可能是 PCS,但必須釐清分子關係。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030115  進度報告 答問錄  楊光華 (11)

 

記 錄 事 項 優先
 

上次報告11 > 下次報告

 

 

  被磷酸化的 SP 比較不容易被粗抽取液降解

 
R1

酵素純化表計算方式與其他激脢報告比較無太大差異,純化倍率應可再提高。

 
 

離子交換法要再檢討。活性單位大小可以自訂。請有效使用『有效數字』。

 

R2

大量製備 mAb Y4W 及其他抗體之腹水;並對 SPPK 的專一性進行效價測試。

 

 

抗體效價不高,請檢討原因;SPPK 專一性似無問題,再用其他方法確認。

 

R3

SP 的磷酸化與去磷酸化之生理功能,可朝降解速度的差異進行探討。

1

 

用 crude extract 添加造成降解,並利用專一性抑制劑探討降解機制。

 

R4

以 2DE 轉印進行 SPPK 的 N-端定序,另嘗試確認 SPPK 磷酸化 L-SP 的位置。

1

 

L100 的實驗可以繼續探討,因為是有關基質專一性及磷酸化位置的良好工具。

 

 

先被 cold ATP 磷酸化的 SP 較不易被 SPPK 標上放射線,可間接證明 SP 磷酸化。但此實驗要確定所加的 SP 與 SP-P 量是一樣,否則可能有假象 (Western 好像不同量)。

 

 

SP 與 SPPK 的添加次序會影響磷酸化,可能是因於 ATP 的不穩定,很快被利用掉。

 

 
 
D1

純化表部份,應該比照其他論文做法,定義酵素活性單位 (建議用 n mole)。

 
D2

以放射線對 SP 進行磷酸化 pulse 後,再以 ALP 去磷酸 chase,觀察磷酸化動力學。

1
D3

以 phosphocellulose 純化 SPPK 時,因 高濃度磷酸 而使得 SPPK 活性下降,要透析去除磷酸,以免純化表的活性降低而誤導。

*
D4

進行 SPPK 各項性質分析時,要嚴格控制每次 SP 添加量,使結果具一致性。

*

D5

磷酸化的 SP 較不易受到降解,可用 SP, SP-P 及 ALP 交互混用,觀察各種變化。

 
 
 

重要結果可開始累積圖表,做好的圖表隨時送給教師修改,不理想的要重做。

 

 

不要忘記應用在加溫的實驗,同時考慮能否在細胞活體中觀察到磷酸化。

 

以上各項工作結果請於下次報告中提出檢討

TOP

回到 進度報告時間表  榮團會每月記錄  歷年檔案 2000, 2001, 2002

網頁最近更新日期: 200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