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體學與單株抗體應用

Proteomics and Monoclonal Antibody Tool

 

 

台灣大學  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

莊 榮 輝吳 裕 仁

 
 
 

二次元電泳是研究蛋白質體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方便解析細胞中的各種蛋白質,但所染出來的複雜蛋白質圖譜,通常都不太容易解讀。單株抗體是由人工製備所得到的專一性探針,可在複雜的二次元蛋白質圖譜,清楚地染出其所對抗的抗原蛋白質。這些能力使二次元電泳加上免疫轉印,成為分析蛋白質體極有用的利器。

 

 

前 言

1  蛋白質體學與二次元電泳

2  單株抗體的專一性及其應用

3  二次元電泳與免疫轉印的結合

4  建立蛋白質體的抗體庫

5  蛋白質體抗體庫的可能應用

Linking and Download

 

 

前  言

 

蛋白質體學的應用,是目前世界上熱門的概念與技術之一,這有其道理。因為掌握蛋白質體工具,等於多了一項超強的研究武器,可以看到傳統研究方法所無法觀察到的現象。這個工具對於生命科學之研究者而言,有如人類之發明輪子,或者發現電力一般重要。另外,蛋白質體學不只是一項工具的發明而已,也是整體研究觀念的改變,強迫科學家以整個細胞或生物的角度,去重新思考以往的研究問題;觀察角度不一樣,研究結果也會有很大的突破。

         高產能 (high-throughput) 的概念,是在人類基因體計畫完成後,科學家開始要面對某一生物的全體基因開始的;因為每一個可表現的基因,都會產生其所對應的蛋白質,因此也由基因體學 (genomics) 衍生了蛋白質體學 (proteomics) 這個字,開始了蛋白質體學的應用。不論是基因體或蛋白質體,科學家必須處理數量龐大的基因或蛋白質,要以高產能的觀念來進行分離或檢定,有別於傳統的單一基因或蛋白質。而在處理數量龐大的蛋白質體時,如何快速而正確地檢定一個蛋白質的身分,是一個極關鍵的步驟。到目前為止,抗體仍是最方便而有效的方法,可以人工的製備流程,產生對目標蛋白質具有很高專一性的探針。

         本章首先說明幾個主題觀念:(1) 蛋白質體學與二次元電泳、(2) 單株抗體的專一性及其應用、(3) 二次元電泳與免疫轉印的結合。然後提出一種想法,目的是把單株抗體的生產流程高產能化,並且配合蛋白質體學的發展與需要,嘗試製備整個蛋白質體中,大部分蛋白質的專一性抗體 (4),以便應用在蛋白體的快速檢定,以及將來可能的抗體晶片製作 (5)。若你對製備抗體庫的問題不是很有興趣,可以跳過第 (4) 部份,直接閱讀抗體庫的可能應用。

 

(1) 蛋白質體學與二次元電泳:

要探索一個細胞的全體蛋白質,很難找到完美的方法,因為蛋白質的性質不若核酸均一,每種蛋白質都有其自身的特別個性;比較方便而快速的工具就是 二次元電泳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 2DE 把所抽取出來的蛋白質,先後以 等電焦集法 (IEF) 及 SDS-PAGE 進行分離,所有蛋白質在大約 20 cm 見方的膠片上分散開來,每一色點至少含有一種蛋白質,但同一種蛋白質可能會產生數個色點,這是因為蛋白質由基因轉錄後,還要經過各種修飾,因此會有許多變貌。 2DE 有許多先天上的缺點,最嚴重的是所看到的色點多寡,可能取決於抽取或分離方法的不同而有差異,一些微量或脂溶性的蛋白質不易抽出,因而很容易忽略掉關鍵蛋白質。雖然如此,2DE 還是較方便的折衷辦法,但在應用時要謹記其缺陷。

         在收集了不同處理 (或突變株) 的生物樣本,分別以 2DE 比較其蛋白質體圖譜後,可以找出該變化所造成的蛋白質色點消長;這些有差異的色點可以直接挖出,並以蛋白質定序儀或質譜儀得知其部份胺基酸序列,配合已知蛋白質資料庫之搜尋與比對,就可得知該蛋白質色點的身分 (圖一)。

F1

 

圖一 蛋白質體工具的圖示流程,說明如何快速檢定出蛋白質的消長與身分。

 

         若該種生物的基因體已經被解碼,則有另一個檢定方法,就是把這個未知蛋白質 X 挖出來之後,先經過專一性的蛋白脢水解成各種長短的胜肽片段,再由質譜儀 (MALDI-TOF) 得知這些片段的精確分子量;另一方面,在其基因體資料庫中搜尋,若某一蛋白質 Y 以同一蛋白脢進行模擬水解,可得到相同的胜肽片段,則可以推斷未知蛋白質 X 的可能身分就是 Y (圖二)。 這樣所推得的結果相當可靠,但若你所研究生物的基因體還沒有解碼,就無法利用這個方法。

F2

 

圖二 未知蛋白質先以專一性蛋白水解成胜肽片段,再經 MALDI-TOF 質譜儀可得知這些片段的精確分子量,與資料庫模擬水解片段比較後可判定其身分

 

         鑑定得到一系列具有明顯變化的蛋白質,就可串連出可能的代謝或反應途徑,進而解釋在生理方面的變化原因。另外,細胞內的任何一個蛋白質,一定與一種以上的蛋白質或其他分子,有著交互的作用關係;這種蛋白質與蛋白質間的交互關係,環環相扣成一個巨大的網狀關係,並深刻地影響該蛋白質的功能,以及整個細胞生理作用的調節。

         以上所述基因體與蛋白質體的發展,啟動了 系統生物學 (systems biology) 的觀念,科學家對整體基因或蛋白質體的觀察,可用來探索以前所無法觸及的生理或生化問題。

 

 

(2) 單株抗體的專一性及其應用

自然界有許多專一性的配對分子,例如:兩股 DNA 分子間的鹼基配對、酵素與其基質間的結合與催化、各種荷爾蒙與其受體、抗原與其抗體的結合等。其中,抗原與抗體的專一性配對,可用人為的設計與免疫操作,在實驗室中取得專一性的抗體;這是目前極少數可用人工產生專一性分子探針的方法之一。

         抗體與抗原之間的高度專一性,一直吸引著研究學者的注意力;對於抗原抗體間的專一結合關係,免疫學家自百年前已從免疫沈澱法清楚觀察,後來又發展出 雙向免疫擴散 (double diffusion),以及 酵素免疫分析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成為免疫化學的標準工具。這些免疫工具與方法,到現在都還應用在基礎研究,或產業界的各種檢驗及醫療用途上。

         脊椎動物對外來的異物會產生抗體來清除之,這些外來異物稱為抗原,包括細菌或者各種巨大分子;尤其蛋白質是相當強的抗原,很容易誘生出專一性抗體。 但一個抗體分子只與蛋白質分子上的一小段胺基酸鏈結合,大約在六到十來個胺基酸長度,這一小段蛋白稱 抗原決定基 (antigenic determinant 或 epitope)。因此,一個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質,可能有數個抗原決定基,可以誘生數種不同的抗體分子,稱為 多價抗原 (multivalent antigen)。

         而在生物體內,是由一種稱為 B 細胞的白血球負責抗體的合成;但是每一個 B 細胞只能產生一種抗體,對抗一種抗原決定基。若有一個多價抗原分子,可被宿主生物辨認出四個抗原決定基,則此宿主至少會產生四種 B 細胞,產生四種不同的抗體,分別對抗這四個抗原決定基 (圖三)。傳統免疫方法所得到的抗血清中,就是含有所有抗體的混合物,因此可以有效地與抗原結合,並且很快清除抗原,以維護生物體的健康。

F3

圖三 一個 B 細胞只能產生一種抗體,對抗一個特定的抗原決定基。通常蛋白質分子上都有很多抗原決定基 (多價抗原),因此會誘生出許多 B 細胞,分別產生專一性的抗體。若把其中某一 B 細胞株單離出來,以細胞融合方法產生融合瘤,就可以在培養基中生長,並且產生均一的抗體,稱為單株抗體。

 

         這種傳統抗血清雖然對抵抗疾病很有效用,但是有一個缺點:若是兩個不同的蛋白質有部份相同的胺基酸片段,並且都可以誘生抗體,則此抗血清會同時辨認這兩個蛋白質;由其中之一個蛋白質所誘生的抗血清,會與另外一個蛋白質有免疫反應,稱之為 交叉反應 (cross-reactivity)。

         若想像把抗血清中的每一種抗體都分離開來,以單一種抗體對抗原分子上的抗原決定基進行偵測,就可避開交叉反應的問題。同時,已知每一種 B 細胞都只能生產一種抗體,因此若能夠挑出所要的 B 細胞,大量培養後令其產生均質的抗體,就能達成上述目的。 而這種抗體因為是由單一株 B 細胞所生產,也只含有一種抗體,稱之為 單株抗體 (monoclonal antibody, mAb)。此關鍵技術是 1980 年代,由 Kohler 與 Milstein 兩位科學家在英國劍橋大學所研發,往後數十年無論在基礎研究或醫學應用上都有很大貢獻,也一起獲得諾貝爾獎 (1984 年)。

         他們最重大的突破,就是發展出 B 細胞與骨髓癌細胞融合的方法。因為一般的 B 細胞無法在培養皿中活太久,因此不能如上述大量培養 B 細胞;而骨髓癌是一種淋巴癌細胞,與 B 細胞的背景相似,並且可以在培養皿中永久繼代下去,具有長生不死的特性。若將這兩種細胞混合,並以化學試劑 PEG (polyethylene glycol) 誘導其相互融合,兩組染色體混合之後可能產生重組,當細胞分裂數次之後,染色體數目回復正常,將可能有子代細胞同時兼具分泌抗體及長生不死兩種特性,稱為 融合瘤 (hybridoma)。

         單株抗體與傳統抗血清在應用上,有些不一樣的地方:(1) 單株抗體是由已經建立的融合瘤細胞所生產,因此只要細胞株存在,就可以一直生產該抗體,可以視為一種固定的試劑,不像靠動物生產的傳統抗血清,隨著動物個體不同會有變化;(2) 單株抗體因為只含有一種抗體,無法像傳統血清一樣,與抗原產生免疫沈澱,因此雙向免疫擴散也無法產生沈澱線;(3) 基於同樣的理由,加上單株抗體與抗原的結合部位通常只有一處,因此整體的結合力量可能不如傳統抗血清;(4) 但是單株抗體的專一性較好,且可控制所要對抗的抗原決定基位置。

         當許多蛋白質的基因解碼後,其胺基酸序列得以順利推知,並且預測其分子上的抗原決定基;近年來也因此流行一種方法,先選擇目標蛋白質上具有較強抗原性的一個片段,大約有十到二十個胺基酸的長度,再以人工方法合成出這條 胜肽後,接到無關的巨分子蛋白質 carrier,然後免疫動物產生傳統的抗血清。這種抗血清因為只會對抗一段很短的蛋白質片段,有點類似單株抗體對抗抗原決定基的高度專一性,特稱之為 單專一性抗體 (monospecific Ab)。

         另外,當基因操作技術發達之後,發展出 噬菌體表現 (phage display) 的方法,期以取代傳統的細胞融合方法,以便得到類似單株抗體的專一性探針。這是利用噬菌體的外殼蛋白基因為架構,插入抗體基因上與抗原結合區的部份 (variable regions 或 domains),然後利用基因洗牌方式任意修改這段基因,建立一個噬菌體基因庫並由其中篩選,找出可以表現對抗原具有高專一性結合的噬菌體。這種方法相當吸引人,因為可用人為的方法達成在細胞內所進行的免疫確認反應,同時若篩得此一噬菌體,可馬上取出這段具有高專一性結合的基因,經修飾之後應用為人體的免疫治療試劑。

 

 

(3) 二次元電泳與免疫轉印的結合:

雖然蛋白質體『幾乎』可以讓研究者看到了全體蛋白質,但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困難的工作,就是如何去檢定每一個獨立蛋白質,乃目前蛋白質體研究的主要挑戰。每一個挑出來的蛋白質色點,可以用蛋白質定序儀去定序,或者用質譜儀去檢定蛋白質片段,再以電腦資料庫比對該色點的身分;這個程序是目前蛋白質體學的標準流程,雖然很麻煩,但也是不得已。

         如上一段所言,單株抗體是目前少數可以用人工操作,製備得專一性探針的方法。假如,蛋白質體中的每一個蛋白質,都有其專一性的抗體,則利用蛋白質轉印與免疫染色技術,就可以很快得知目標色點的身分,可說是極為方便且快速。

         圖四 舉出一個明顯的例子,以二次元電泳觀察竹筍快速生長過程中,其蛋白質體的變化。雖然二次元電泳圖譜顯示,竹筍在出土前後的蛋白質體的確有相當大的變化 (圖四 B),但這些色點的身分與確實的消長情形,實在難以清楚辨認。若以一個已知的蛋白質 starch phosphorylase 為探索目標,發現在竹筍快速生長過程中,其活性也跟著下降 (圖四 A)。 若有此酵素的抗體,並對上述二次元電泳進行免疫染色,先把跑好的膠片轉印到尼龍紙上,再用抗體為探針去抓出其目標抗原,由圖四 C 發現未出土竹筍的確有 starch phosphorylase 存在,而成長後的竹筍則完全看不到,與圖四 A 的觀察完全符合。

F4

圖四 抗體把複雜的二次元電泳圖譜簡化,清楚顯現所要追蹤的目標蛋白質色點。 (A) 竹筍生長過程中,starch phosphorylase 活性顯著下降;(B) 用二次元電泳追蹤這個過程的蛋白質體變化,色點很多而複雜;(C) 若以 starch phosphorylase 的抗體進行專一性染色,則可以清楚分辨其消長情形。

 

         因此,在進行蛋白質體學研究的同時,若能夠生產對抗全部或大部分蛋白質的抗體,則對於檢定目標蛋白質的消長,將有極為關鍵性的效果。然而專一性抗體的製作,到目前為止,是相當困難而麻煩的工作,尤其是單株抗體的製作流程更可能長達一年,且通常每次只能處理一個均質蛋白質,而純化均質蛋白質則可能是一件更艱鉅的事。

 

 

(4) 建立蛋白質體的抗體庫:

因應蛋白質體的發展與需要,漸漸形成了以高產能方式,生產抗體的想法,希望能夠以整個蛋白質體為對象,製備每一蛋白質色點的抗體,組成一個 抗體庫 (antibody bank)。 而這種 蛋白質體抗體 (proteomic Ab) 的產生方式,剛好可以應用單株抗體的製備特點,儘可能挑出所有可生產抗體的細胞株,同時也不用去純化每一個蛋白質。

         基本上是利用免疫學『一個 B 細胞只產生一種抗體』的基礎原理,把整個蛋白質體一次免疫,然後挑出所有可以對抗此蛋白質體中,任何一個抗原的 B 細胞,確認單株化建立穩定的細胞株後,可生產對應的專一性抗體。理論上,此一想法應該可行,但事實上可能有許多操作上的困難度。預計在學理上主要的問題可能有以下三端:

         (1) 整個蛋白質體中的每個蛋白質,其含量多寡不一,若要同時免疫,勢必有些抗原免疫量較大;而那些含量少者,免疫量也較少。

         (2) 整個蛋白質體中的每個蛋白質,其抗原性強弱不一,抗原性強的比較容易誘生抗體,反之則不易。 對胺基酸序列同質性高的蛋白質,則可能根本無法誘生抗體。

         (3) 目標蛋白質體中所含的各蛋白質成員,是否確實代表整個蛋白質體? 或只是其中的一部份?

         第三個問題是所有蛋白質體研究的共同問題,目前暫時不去考量,儘量跟隨學術界認可的條件進行。至於前面兩個問題,其實都與細胞免疫反應有關,倒是可以一起處理。這兩個問題的相同困擾,就是單單一次免疫以及接下來的細胞融合,可能無法拿到所有蛋白質的抗體;因為含量少或者抗原性差的蛋白質,預料無法順利誘生抗體。

         為了解決此問題,設計了一個方案 (圖五),把蛋白質依照抗原性的強弱分成三類,希望能夠經過三次連續的免疫與細胞融合流程,就能夠收到大部分蛋白質的專一性單株抗體 (期望達八成以上)。 在得到第一階段抗體庫後,做成親和吸著劑,把原來的蛋白質體通過此吸著劑,收集未吸附的蛋白質後,以 2DE 及免疫染色法檢查其蛋白質圖譜,再進行第二次免疫及細胞融合流程,製備第二階段抗體庫;再如法吸附中等抗原性蛋白質後,進行第三次免疫及融合。 預定如此應可製備得 80% 以上蛋白質的抗體,若尚有重要蛋白質沒有得到抗體,可在 2DE 上挖出色點,單一或混合幾個蛋白質,再進行一次免疫及融合。

F5

圖五 以蛋白質體製備全部抗體的流程,依抗原性的強弱可分成三個階段,得到第一階段抗體庫後,製成親和吸著劑去除對應抗原,未吸附部份再進行下一波融合。

 

         至於另一個問題,就是蛋白質含量的多寡不同,預期上面的方案可以同時解決。也就是在第二或第三次融合時,樣本已經吸收掉較高抗原性蛋白質,便可提高整體抗原的量,以便呈現低含量的蛋白質。

 

篩選抗體的問題:

         篩選生產專一性抗體的細胞株時,通常都使用 ELISA,先在 ELISA plate 上吸附抗原分子,再利用此抗原為釣餌。若融合細胞產生了專一性抗體,就會結合到 ELISA plate 上所吸附的抗原,然後再以二次抗體來檢測 (圖六);二次抗體是可以辨認小白鼠抗體的抗體,通常都由另一種動物獲得 (例如山羊對抗小白鼠抗體的抗體),二次抗體上面並連接有追蹤的酵素或螢光,以方便偵測。吸附在 ELISA plate 上的抗原要使用均質蛋白質,才能產生有效率的專一性辨認;但是因為我們免疫的抗原是整個蛋白質體,因此也要以整個混合的蛋白質進行吸附,如此將使得 ELISA 的篩選產生嚴重的缺陷,只能篩選到含量較大的抗原,一些含量較少者將不易被挑選出來,將會加劇上面所提出來的問題 (蛋白質含量少、抗原性弱)。

F6

圖六 以酵素免疫分析法 (ELISA) 來檢定細胞株是否生產有專一性的抗體。若樣本中含有專一性抗體,就會與固相擔體上的抗原結合,否則會被洗掉 (不相關抗體);再用二次抗體去結合此專一性抗體,觀察所連結的酵素活性呈色即可偵測。

 

         可能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在第一次篩選時,就使用一次元蛋白質電泳轉印及免疫染色,而不用較簡便的 ELISA。 這將使篩選工作變成極為繁重,也必須設計高產能的篩選方式或自動化流程。然而也有其好處,就是可以很快在一次元電泳圖譜上,大致辨認出抗體所結合的色帶位置,有助於篩選出較為多樣的抗體,不會只挑出一些對抗相同抗原的抗體。

         若某一蛋白質體在 2DE 電泳片上有 1,000 個色點,因為一種蛋白質可能不只產生一個色點,預估可能有 300 種蛋白質,則至少產生 300 株抗體。但因為上述之抗原性強弱不同,或者含量多寡的關係,並非所有抗體都會一起誘生,預估三分之一的話,大約應可篩到 100 株抗體,但又因為同一蛋白質可能會選到數個不同的細胞株,因此全數可能高達 200 至 300 株細胞,全都要在 2DE 電泳片上驗明其專一性,這是更為繁重的工作。有一個可能的方便做法是重複使用 2DE 轉印紙,在以第一種抗體染色後,先畫下色點的位置,再繼續進行第二種抗體的染色,如此進行下去,應該有個使用極限。最好使用化學螢光呈色方法,避免對抗原蛋白質的破壞。

         另外,為了降低整體工作量,有一個策略是省去『單株化 subcloning』步驟。單株化是在挑出所要的細胞株之後,再以『限數稀釋法 limiting dilution』把細胞分散,使得每一個培養槽只有一個細胞,則由此單一細胞繁殖出來的細胞,就只含有均一化的純系細胞;否則,可能夾雜著不同的細胞株,也就不是單株抗體了。為了可以減少單株化的必要性,在剛融合完成後的細胞,必須分布在更多的培養盤中,希望以後所挑出來的細胞儘可能都已經是單株的狀況。對於重要的抗體,或者懷疑並非單株,可以個別再進行單株化的步驟。

 

免疫反應先導實驗:

         一個有用的先導實驗,可能成為抗體庫製備的必要程序。就是在以目標蛋白質體對小白鼠進行免疫時,先收集各時期的抗血清,分別對 2DE 圖譜進行免疫染色,觀察所能產生抗體的強度與種類。圖七 說明此一過程,在免疫一個月後,各蛋白質漸漸開始產生抗體,並且隨著免疫期間的長短,會有不太相同的免疫反應。也許可以混合兩種不同免疫期間的小白鼠 B 細胞,同時進行細胞融合,以節省篩選工作與時間。另外,圖七顯示一次免疫流程無法得到所有色點的抗體,因此 圖五 的階段式免疫及融合流程確屬必要。

F7

圖七 以竹筍的整體蛋白質為抗原免疫小白鼠,在一個月後漸漸產生抗體;在不同的免疫期間,可能會有不同的抗體產生。

 

 

(5) 蛋白質體抗體庫的可能應用:

         得到某一蛋白質體的抗體庫之後,將可試著應用在種種生理現象的探討,這也是最令人期待的時刻。以竹筍抗體庫為例,其中最具學術價值的,是將此抗體庫配合蛋白質體學的整體性檢定,觀察綠竹開花前後的變化情形,或可推出竹子開花的分子機制。由於竹子開花不定期,且一旦開花則整片竹林全部一起開花,開完花後就 逐漸凋謝死亡,因此誘導竹子開花的機制,一直是科學界未解的謎團。

         當然,使用竹筍的抗體庫可能不很適當,因為竹筍的生長與竹子開花,可能是經由完全不同的機制。但是,相信有很多的代謝途徑是共用的,可以觀察得某些消長情形。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找出在竹子開花前後,含量具有顯著增加,但無法被本抗體庫所辨認的蛋白質 (扣除法),再以胺基酸定序或質譜儀判定此一未知蛋白質,則可突顯出與開花相關的關鍵性蛋白質。這些研究方式都還是要配合著蛋白質體學的觀念與工具進行。

         蛋白質體的抗體庫一旦建立,很快就可以應用到 抗體晶片 (antibody chip) 的製造。把全數抗體一個一個點在固相玻片上,並確定抗體可與其抗原專一性地結合;待測的樣本中若含有抗原蛋白質,就會被吸附到晶片的對應抗體上,再以各種方法檢測這些抗體色點。 最方便的方法,是能直接測到抗原與抗體的結合,而不須利用標誌或者呈色反應,例如 台大醫工所林啟萬教授利用 表面電漿子共振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就可直接感應到抗體是否已經與抗原分子結合。

         另外,若樣本中的全體蛋白質可以用螢光分子標幟上去,且不影響其抗原性,則可用為上述抗體晶片的直接檢測。 更可使用兩種不同顏色的螢光標幟物,分別標示兩個待比較的蛋白質體樣本,分別進入抗體晶片進行結合,再比較兩個晶片上螢光色點的差異,即可清楚辨認出蛋白質體的消長情形。

         所有這些應用,都還籠罩著一個隱憂,就是所得到的抗體庫是否完整。但這是取決於生物細胞的基因表現程度、蛋白質體的抽取方式,以及 2DE 圖譜的顯像能力,是目前所無法避免的根本性弱點。雖然如此,我們只要得到大多數蛋白質的抗體,就已經足夠以現有的方法與技術,由蛋白質體中觀察到很多有趣的生命現象。

 


 

本文為台大醫學院生化與分生研究所主編『蛋白質體學』一書之部份章節

 

TOP


Linking and Download:

單株抗體 monoclonal antibody 

二次元電泳 

蛋白質體研究

細胞融合實驗 (單株抗體) 

生物技術共同核心課程蛋白質體學

蛋白質體學講義下載  pdf  檔案

其他相關下載

 

Nature 系列期刊經常對熱門研究主題發行有用專刊:

Nature (2003): Proteomics. Vol. 422 (no. 6928) 191-237 Insight

Nature (2000): Functional Genomics. Vol. 405 (no. 6788) 819-865 Insight 

Nature Genetics (2002): The Chipping Forecast II. Vol. 32: 461-552

Nature Top 10 Articles in Proteomics 

 

Trends 系列要訂閱密碼:

Trends Guide to Proteomics III (2002): Supplement to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Vol. 20 (no. 12) 

Trends Guide to Proteomics (2001): Supplement to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Vol. 19 (no. 10)

Proteomics, A Trends Guide (2000):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August issue supplement

Antibodies in Proteomics I: generating antibodies (2003)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Vol. 21: 275~281

Antibodies in Proteomics II: screening, high-throughput characterization and downstream applications (2003)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Vol. 21: 312~317

 

Wu YJ, Chen HM*, Wu DJ*, Wu JS*, Chu RM, Juang RH (2006) Prepar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y bank against whole water-soluble proteins from rapid-growing bamboo shoots. Proteomics 6(22): 5898~5902 (PubMed)

 


建立日期: 2003 年 3 月 24 日;修改日期: 200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