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T 課程簡介    課程簡介  課程公告  (BCT NEWS)  報名事項   人名錄及統計

 

 
 

建立與規劃   課程安排   教學成效   結論

 
 
 
 

BCT 建立與規劃

 
 

 

 
建立

         一九九九年 一月本校校務會議通過『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的設立,以推動本校生物技術的各項教學與研究活動。事實上,在中心籌備期間,已經有生物技術學程的規劃,且大多已付諸實行;而該學程中最基本的一門實驗課『生物技術核心實驗』(Biotechnology Core Techniques, BCT) 也已有數年的執行經驗。

         不過,因為教育部的適時補助,加上陳正宏副校長及蔡嘉寅主任的大力督促,BCT 課程的內容,在一九九八年有具體的重整。由當時籌備處蔡主任委任本校莊榮輝、王愛玉、劉瑞芬、黃鵬林等數位教師,一起擔任課程之規劃與執行。BCT 是整個 生物技術教育改進計畫 的重點,其目的在 訓練剛入門生物技術者,可以很快熟悉生物技術中有關基因操作與表現的基本技術,以便能在課程結束後,馬上進入其自身的研究工作。

 
     
規劃

         BCT 課程以 Central Dogma 為主軸,從 DNA 經 RNA 到蛋白質的一連串基因表現過程,以一已知基因 gus 為對象,將其殖入表現載體 pQE-31,觀察其 DNA 與 mRNA 的表現,並檢定其表現蛋白質之構造與活性。

         一開始由教學小組決定使用 gus 為目標基因,並請黃鵬林教授負責基因選殖;在得到教學的工具後,即由王愛玉教授擔任第一週的基本操作及 DNA 選殖、宿主轉形的教學,所得到的轉形株由劉瑞芬教授在第二週進行核酸表現檢定,最後一週則由莊榮輝教授負責表現蛋白的純化與酵素活性檢定。中心正式成立前後,本課程又加入多位教師,使得教學陣容更形壯大 (教學群)。

         在此架構下,本課程針對現代生物學最基本而核心的 Central Dogma 過程進行多方面基礎訓練,並且期望將來學員們能夠將所學技術,實際應用在其自身的研究領域上,將產生順暢的共通性。而 BCT 在實際做法上,預期以很高的效率來執行課程,並設計種種方式激勵學員的士氣與學習熱心。最重要的是,要求本課程所有學員的實驗都要成功。因為在實驗課程中,若學員無法得到成功的結果,日後將會大大影響其操作的信心。

 
     
 

 
     
 

        Central Dogma 的 DNA, RNA 與蛋白質,三者是相互關連、相互影響的,尤其蛋白質更密切影響著核酸的調節與表現;我們把這種關係以倒立三角形來表示,這個三角也成為本課程的標誌,並且製成 胸章 致贈修畢的同學及助教。

 
     
 
 
 

BCT 課程安排

 
 

 

 
講義

         由於本課程的內容及進度非常密集,因此必須使學員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課程內容、地理環境、實驗室的習慣與規則;為此,我們整理出各種講義與手冊,說明如下:

入門指引: 

         能夠快速引導學員入門上手,是第一堂課的重點,預計在開課第一天的第一個小時內,對學員說明所有的行事規則,以避免實驗操作的意外事故。 以後每日也發有當日實驗的時間表 (每日流程),讓同學精確掌握實驗的進度。

基礎講解:

         每日實驗課之前,由負責的教師講解相關的背景知識,以便映證實驗操作的觀察,每位教師並發有上課投影片的講義。

操作手冊

         是實驗的所有流程,一步一步列出每個實驗的操作方法,鉅細靡遺。目前分有四章,第一章是操作的基本技術,希望完全不懂實驗操作的學員,也能夠循序入門,接著三章即依序為 DNA, RNA 及蛋白質的流程。本手冊為中心所編輯『生物技術方法 Methods in Biotechnology』系列套書第一卷,其所有內容也完全上網 (http://juang.bst.ntu.edu.tw/BCT/index.htm)。

 
 

 

 
上課

         每天上午九時,授課老師先有一小時 的基礎講習課,除了告知當天課程的注意事項外,也詳細說明了該主題的背景知識,並且把所有資料列印出來,成為相關的上課資料 ;因此本課程會因為各班次主持教師的不同,各班的上課情形會稍有不同。 另外,當日的實驗流程 (每日流程),也以時間表方式列出每個時段預定進行的科目,以便讓學員確實跟隨。因為教師與助教的態度都相當嚴謹,因此所有學員都非常認真學習;雖然一開始學員會消化不了大量的教材與密集的進度,但一週後均可順利進入情況。

 
     
 

 
實驗

         一開始由 pBlueGUS 中切出 1.8 kb gus 基因,同時把 3.4 kb 的載體 pQE 31 切開,上面已有 cloning sites,前方並接有一段將來可表現出六個 His 的片段。分別純化後進行 ligation,得到 5.2 kb 的 pQG-11。 pQG-11 對宿主菌轉形後,以 colony hybridization 挑出轉型株,並以 Southern hybridization 檢定其中所含的 DNA 是否為 pQG-11;再以自製探針檢定其中的 mRNA。最後所表現出來的 GUS 蛋白質,以各種色析法純化,分析 純化過程的酵素活性變化,並以抗體對 Western transfer 進行專一性染色以顯出 GUS 酵素的位置與純度。

 
     
介紹

課程規劃 請見 [BCT01s.ppt] 或 [BCT01s.pdf] 每班第一堂課介紹內容。

 
預覽

實驗結果 請見 http://juang.bst.ntu.edu.tw/BCT/Miscell/introduction.htm

 
進度

預定進度 請見 http://juang.bst.ntu.edu.tw/BCT/Miscell/appendix.htm#課程表

 
班次

各種班次 請見 BCT NEWS

 
教師

教師安排 請見 中心組織

 
     
 
 
 

BCT 教學成效

 
 

 

 
 

         每梯次上完課程後,有同學們的匿名評鑑,其結果顯示學員們都有 相當高的滿意度。 第一年 1998 的教學評鑑以 10 分為滿分,對整體的滿意度是 8.3,而對教師及助教的滿意度則高至 9.0。 另外,我們深切體會到助教的重要性,鼓勵助教主動地去幫助同學,並以小班帶領的方式,與學員每日在一起努力,效果非常卓著。 同時也發現助教的訓練可視為本課程的另一種目的,可以培養更高一級的科學領導人才。有些助教是剛上過 BCT 的學員,都深切體認到兩者的差異,其收穫不是一般學員所能體會。 

         近兩年來,本課程之評鑑已納入教務處的電腦評鑑系統,同學們的評鑑結果平均都在 4.0 以上。修過本課程的同學,請務必上網評鑑本課程,並且不吝給予建言,以便進一步改善 BCT 之教學成效

         目前中心在暑假都開有 暑期班,以便讓新考進本校研究所的同學,在暑期中先練習好基本實驗技巧。密集班每週隔天上課,集中在五週內上完。每學期中則開有 正規課程,分成十四週上完 (另加三週考試),供一般學生選修。

         當學員結業後,對核酸或蛋白質的基本操作,應當有相當的水準與信心。但因為本課程只是一種入門性質的實驗課程,學員們回到自己的研究室後,應當在基本的藥品配製上多加小心,以免造成失誤。同時,因為各種操作大多只做過一次,因此若不馬上應用在自己的實驗上,會很快忘掉如何正確操作,而只留下一個大略的概念。

 
 

 

 
 
 
 

結 論

 
     

 

         本課程的成立主旨,以及其努力執行的成效,都值得肯定;同時也創造了一個極為好用的教學質體,和詳細的操作流程手冊。

         然而經營如此一個教學實驗室,需有龐大的經費與人力,除了開辦所採購的大量儀器之外,每年的消耗品更是驚人,因為分子生物學方面的試劑均極為昂貴 ,請同學體諒我們必須加收材料費的原因。

         因此這種課程並非任何一個單位都有能力或意願去開設。最好是委託一個運作較熟練的單位 (如本中心),給予大量人力、財力,專責司此教學,則必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而學校一定要在固定助教人員上,給予權力協助。

         同時, 本中心也因應學員背景不同,給予量身定做的學習流程,以符合各方面需求,提升台灣在生技產業的競爭力,亦是本中心成立的主旨之一。

 
     
 
 
 

BCT 人名錄及統計

 
 

 

 
 

 

修改日期: 2005/08/04

中心連絡電話 (02) 2363-0231 (總機) 轉 3740 (Office), 3741 (工作室), 3742 (準備室); Fax: (02) 2364-2432

E-mail: biotech@nt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