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 Commandments of Enzymology |
||||
酵素學十誡 |
||||
一位酵素學摩西的建言 |
||||
Kornberg 是酵素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先驅,幾年前提出了『酵素學十誡』,描述有關酵素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1~5) 與方法的建議與提醒 (6~10)。 |
||||
細胞現象 完全可用酵素催化機制來說明,這些機制以酵素為中心,組成一個龐大的代謝網路。酵素除了催化的主要角色外,還會受到其他因子的調節,並且與之進行交互作用式的對話,後者的研究還非常原始。而現代分子生物學,很多以 reverse genetics 的手法,以定點突變研究酵素的生理功能,也只是見樹不見林,談不上整個代謝路徑的重建,或者酵素蛋白質之間的對話。最近,生物資訊學以及系統生物學的發展,使得科學家以更大的角度與廣度來看,是一個好的方向,但要小心解讀所得到的觀察。 圖左:酵素學把複雜的細胞生理解析成酵素單位,然後個別研究此單位,釐清它的作用、專一性、調節機制等 (就是酵素動力學等)。分子生物學興起之後,只是進一步以基因層次來看酵素的作用,仍然有相當的侷限性。 圖右:由分析到整合。然後,把這些單位中,相關連的反應連結在一起,可以重建完整的生理現象,甚至整個代謝系統。最近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到代謝體、系統生物學等新興學門,其實說穿了,還是基於傳統酵素學單位,把這些單位組合起來,成為一個巨大的代謝體網路。 |
||||
令人驚訝地,不同生物之間的很多細胞零件,都可以通用;必須多利用微生物的知識,來發展高等生物的研究。很不幸,E. coli 對科學的貢獻非常大,但最近卻被認為不夠時髦,在美國申請計畫都不太容易通過。 以前大家不太相信低等生物的現象,在某些程度可應用到高等細胞中。漸漸地,很多基因體被解碼,更多的精密生物機制被釐清後,各種生物間的共通性,實在相似得驚人,也大大影響我對所謂高低等生物,這種具有『歧視』意味的名稱,有所警覺。 |
||||
不要 過分相信你可以順利解釋的事物;相反地,也不要被已知的事物所障,不敢相信無法解釋的東西 (catalytic RNA 的例子,Cech 投稿 Nature 時被三個酵素專家評審狠狠修理,最後還是被 Nature editor 救回來)。 『假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通常由靈感與機會提供一個成功的想法,然而不要被假設所拘絆,否則會失去很多大發現。 要小心檢查有沒有被假象欺騙,而 DNase 的例子是,事實被認為是假象。 五六十年前出版的老書『科學之路』 The Art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W.I.B. Beveridge),裡面有很多對科學哲學的建議與警句,到現在都還適用。 |
抑制性 的 ELISA 有點詭異,因為所得結果要反過來想:樣本中的待測物質濃度越高,最後呈現的顏色越低。這是因為樣本抑制了原先加在反應液中的抗體 (圖左),使後者無法接到固相上,也因此酵素-二次抗體無法附著於固相,因而降低最後的酵素呈色。 |
若 待測樣本中含有一種常見的抑菌劑 NaN3,樣本濃度越高則 NaN3 也越多。剛好上述酵素-二次抗體中所用的酵素,經常是 peroxidase,會被 NaN3 抑制,因此呈現假象。 如何避免假象? 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多設計幾種 control 組,以幾種不同角度來檢定這個分析方法,是否真的可靠。以這個例子,你應該如何設計 control? 設計 control 組是一種藝術,也是科學家功力高低的鑑別點。有些實驗中的控制組數目,甚至比測試組還要多很多,每個控制組都精密擊中一個可能的失誤點,或造成假象的可能原因。 如何設計好的控制組?應當把所有可能造成假象的因素先列出來,整理出幾個大類後 (把可能造成的相同原因集合為一類),再分別設計針對該原因的控制組。通常是反應中缺少某一個因子 (或以無關的類似物取代),或者增加某一個因子 (如專一性抑制劑)。 |
||
觀察 一個科學事實,使用不純的酵素,通常是浪費時間。 但剛開始研究 DNA Polymerase I 時,是使用大腸菌粗抽液、ATP、牛 thymus DNA 以及放射性 thymidine 的混和反應液。後來釐清四種 dNTP 與六種酵素 (thymidine kinase, 四種 dNMP kinases, exonuclease III),並認知反應液中的 DNA 有多重角色︰(i) 提供四種 dNTP的來源; (ii) 提供 template; (iii) 做為 primer ends; (iv) 所合成 DNA 產物的保護。其實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反應系統。 DNA polymerase 的問題是很複雜,因為它其實有兩種活性,可以說酵素分子本身,就『污染』了其他活性,這又要如何說呢?只能說,酵素或反應系統越是複雜,研究者就必須越有單純的信念,但雖由單純出發,並不排斥任何複雜的可能。 Urease 與 DNA polymerase 是簡單與複雜的兩個極端例子。 |
||||
剛開始時,找不出 DNA Pol I 是如何開始合成的,因為 DNA Pol I 無法在沒有引子的情況下合成 DNA;後來才發現,有一種特殊的 RNA polymerase (primase),可以任何序列片段為模板,先合成一小段 RNA,做為 DNA Pol I 的引子。(又是一個 RNA world 證據) 很詭異地,Kornberg 雖然口口聲聲說,不要用不純的酵素或者不純的基質,然而他有關 DNA polymerase 的很多重要實驗,其實都要靠樣本中的一些不純物質,來達成整個催化作用。(Starch phosphorylase 也是一樣,要靠一點 protease 來造成降解。) |
||||
雖然 目前非常火熱,但不要太相信 genomics 與 bioinformatics 的分析結果,一定要回到酵素生化與生理功能的層次來證實。例如,若分析結果指向某個代謝路徑,那就要繼續應用傳統的生物化學方法,去檢驗這條代謝路徑上的相關酵素及代謝物,是否正如分析所預測般的消長? (我自己的經驗,是經常得到意外的結果。) 晶片分析好像是偵查機,以大面積的掃描策略,看目標物可能在那裡,鎖定目標後,還要派步兵實地去檢查是否真的有標的物。(偵查機當然有可能看錯。) |
||||
細胞內 的分子間是非常擁擠的,因此一旦打破細胞,所有酵素分子都稀釋 20 倍以上,這必須考慮在內。另外,細胞內有胞器與胞膜,會影響酵素的催化活性與功能調節。也就是說,化學層次的觀察,可能與細胞內的真正活動,有一段距離;因此,最近的科學期刊相當重視有無細胞內證據,是否有真正的生理功能,而不只是試管內的實驗結果;這導致生物影像技術所獲致的結果,變成非常關鍵且必需。 |
||||
早期 的分子生物學,非常倚重病毒或微生物,不要忘掉這個簡單的系統。最近高等生物有許多模式系統出現,動物界的線蟲,與植物界的阿拉伯芥。 |
||||
放射性 物質的使用,目前也不再流行了,真是喪失一個重要的實驗工具;可能肇因於盲目相信放射線的可能傷害,以及無謂的環保概念。另一個原因,是被許多螢光標示物取代,然而這些標示物質的分子量都不小,可能會造成實驗上的誤判。放射線同位素,在化學上是完全相同的,實驗結果不會有任何爭議。 順便一提,抗體到現在還是非常好用,是科學家可以在短期間內,主動去求得的專一性探針。一有機會,就要想辦法去製備你所研究酵素的抗體。 |
||||
新的 代謝路徑,就有未知酵素來催化,也無法買到或由文獻查到。酵素像研究試劑一樣,有確定的成份與功效,是可以定義的恆定物質。 一開始時,尚不知 Poly P 的生理功能,因此無法以突變株來研究,只好硬著去找合成 poly P 的酵素,再由這個酵素的序列、在細胞中去除或加強,來判斷其真正生理功能。 |
||||
最後,Kornberg 誠懇提出要支持基礎研究,這才是所有科技發展的根本。例如,發現半導體三十年後,才知道如何應用,也才有今日的電腦產業。 我覺得要再加上『教育』。 |
未經 發表的研究成果,不算是完整的研究工作。我們理當努力發表我們的發現,但不必沈溺於 SCI 及 IF,應當堅持走自己的路。所有因為研究成果所帶來的榮耀,都只是副產品。 IF 只計算一篇論文發表後,接著來的兩年期間,所被引用的次數,以此來強調其衝擊性 impact,非常強調其新聞性,以及在當時的重要性。當然,ISI 也列有其他的計算方式,學術界也重視論文被引用的總次數,而非只是算 IF。總之,被其他論文引用,就算是一種『認可』吧;類似以『引用次數』來作為投票的選擇方式,以指標出重要的研究工作。但是,若有一個很重要的發現,無法被當時一般科學家所認知,那這篇論文的 IF 就會很接近零 (孟德爾那篇遺傳學定律就是如此命運)。 |
|||
建立日期: 2008 年 3 月 11 日;修改日期: 2009/03/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