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 通識課程 / 細胞分子與人類 / 心得報告 / 報告觀摩

報告觀摩

 

無題目者由教師代擬

 全部報告目錄

> 課程進度表

觀摩『細胞、分子與生命』報告


2007  細胞、分子與人類

(96-1 期中)

電機四   鄭恆之   [創造,還是被創造? ─ 造物主、人類與人工智慧]

哲學三   游秉翰   [準備好了沒?]

物理四   陳伯瑜   [基因•人類•地球]

化學二   吳鎮宇   [活在當下]

化學二   黃銘浩   [無限可能]

(96-1 期末)

圖資系   孫聖昕   [從文學看生命]

化學四   林韡健   [我們的三十億腦細胞]

法律二   韓欣芸   [自腦內連結檢視我的法律學習經驗]


 電機四   鄭恆之   創造,還是被創造? ─ 造物主、人類與人工智慧

世界有兩群人,正朝兩個不同的方向而努力著。

一群是生化科技領域的科學家。他們費盡苦心,試圖解讀造物主的基因密碼。然而只有解讀是不夠的,當他們逐步破解了造物主使用的程式語言,便開始想要操縱這些語言,寫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命體。於是基因改造、基因轉移、複製生物等等科技一一出現,顛覆了舊有的生命秩序,也挑戰人類傳統的倫理與道德觀念。另一群是電機資訊領域的工程師,他們絞盡腦汁,用人類精心設計的程式語言,讓電腦變得越來越無所不能。語音辨識、無線通訊、影像分析、音樂情緒辨識,現在電腦科技的發展已經遠超過一般人所能想像,電腦不僅能聽、能說、能看,甚至可以模擬人類的感知與學習能力。

造物主之於人類,不就像是人類之於人工智慧嗎造物主使用 ATCG 四個字元,就創造出芸芸眾生;人類似乎也不遑多讓,打算使用 0 與 1 的數位語言,挑戰造物主的巧思。

以往人們總認為電腦雖然擁有優異的運算速度,卻只能愚蠢而被動地執行人類下達的指令。但是,現在的工程師正在賦予電腦學習思考的能力。透過 machine learning 與類神經網路等技術,現在的電腦已經可以如同人類一樣,可透過不斷的訓練 (training) 建立起一套模型;當觀察到新的事物,便可由訓練過的模型加以辨識、分析,針對問題找出最佳的答案。而就另一個角度來說,人類又真的那麼聰明嗎?我們引以為傲的學習與思考能力,讓我們創造了豐富的語言、文化、科學與藝術。然而,透過生物學我們知道,記憶與思考不過就是神經元之間電流的傳遞,而這一切的生理表現,全部都由基因所控制。倘真如此,人類又何必自滿於自己高度的文明發展?又或許,人類一切的發展與學習行為早就在造物主的掌控之中,我們只不過是執行著造物主的程式而已?

受過科學教育的我們知道,用上帝或是造物主來解釋生命的源起,或許是不具有足夠的證據與說服力的。人類不過是廣袤宇宙中的一個物種,經過大霹靂以及數十億年的演化而誕生,交配、突變、天擇、適者生存才是使我們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機制。但當生物學家們開始解讀基因序列、破解遺傳密碼,我們不禁懷疑:如此精細而不可思議的基因密碼,真的只是演化之下的產物?或是還有許多事情是生物學家尚未發現的?

看著現代電腦與機器人搭載著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逐漸擁有如人類般思考、學習的能力,我不禁懷疑,有朝一日這些機器人會不會也開始試圖破解人類創造它們所使用的程式語言,就像人類試圖破解造物主的語言一樣? 透過不斷強化的人工智慧,未來的機器人或許能夠主動修正人類的程式錯誤,並且優化自己的性能。近代電腦科學裡甚至有一套「基因遺傳演算法」(Genetic Algorithm) 的人工智能技術,將交配、突變及選擇機制的演化概念引進電腦程式中,讓系統可以透過試誤及選擇的過程逐漸優化。倘若將來此種演算法大量成功地應用在人工智慧上,電影《機械公敵》(I, Robot) 中機器人學會自我思考,甚至取代人類、主宰世界的情節,或許不將再只是科幻小說裡的故事。

人類的角色已經從「被創造」演變為「創造」。我們不但摸索出自己被創造的機制,改造自己的基因密碼,也開始創造足以取代人類能力的人工智慧。基因工程與人工智慧若能應用在正途,皆足以裨益全人類,更是足以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里程碑。而這些科技要如何控制得宜,將是未來科學家與工程師們最大的挑戰。


 哲學三   游秉翰   準備好了沒?  

現代的生物科技日新月異,從改良稻作到複製人體都已經進入人類技術的掌握之中。較不易受到蟲害、霜害的農作物、肉質更鮮美且更不易感染疾病的牲畜乃至於將遺傳疾病驅離人類的歷史而使其成為受人遺忘的名詞。這些由生物科技所描繪出的未來藍圖是這般的美好,秦始皇不老不病的遠景正在我們眼前拉開序幕。但既然在科技上我們僅有一步之遙,但為何這一步在受到爭議之後卻裹足不前呢?我們又該不該踏出這一步呢?

對於什麼事是該做的,又什麼不該做的,在哲學上自然是可以訴諸於許多理論來解釋的。但在此我不願將一些牽涉於個人信仰的部分納入討論。例如有些人認為自然優於人造,又有些人以人類不應成為神來作為我們不該涉足生物科技領域的反證。但我們在此並沒有看到有論證說明為何自然比較好,又或者人不該成為神。以後者為例,可以設想的,許多支持人類不該成為神或挑戰神的領域的理由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宗教上的信仰的,畢竟那觸怒上帝的巴別塔仍寫在聖經上作為上帝懲罰人類的紀錄。而信仰未必是放諸四海皆準,因此我認為在此不宜將其納入考量。我希望可以我們可以以一些能夠經驗到的要素作為討論的根據,我的建議是─「效益」。執行這些計畫的效益能有多大,又其所帶來的負效益又有多少得納入考量。也許我們可以以追求最大的效益為我們衡量一事是否該做的標準,如此的路徑我認為是較為容易且客觀的。

我們之所以直覺的認為對生物科技應該提防,尤其是當其運用在人類身上。我想原因大多是出自懼怕其所帶來的副作用。不怕的蟲害的稻米是否在腸胃內會引起病變?更加壯碩的牛羊是否有可能無法馴服?經過基因改造後的新生兒會不會在長大成人之後發現缺陷?我們害怕這些副作用。而這些副作用所帶來的負效益很明顯得遠遠大於其所帶來的好處。尚未參入生物科技的生活似乎沒有太大問題,與其賭上後果慘烈的副作用,倒不如維持現狀才好。

但這些並不是生物科技本身的錯誤,而是我們的科學發展似乎還不能完全說服大眾這些新事物是安全無虞的。但我們可以設想有一天我們已經滿足了這項條件,使用生物科技所帶來的副作用將能被我們徹底排除。但到那時候我們又該如何面對生物科技?在歷史上由於恐懼新事物而由盛轉衰的例子層出不窮。認為鐵路會破壞風水而拒絕蒸氣車頭經過、由於認為外來事物會引起墮落衰敗而施行鎖國。在事後看來這些舉動都只是民智未開的行為。但是,我們又如何能保證,今日對生物科技的恐懼不是屬於這些行為之列?而且當進步的巨輪滾動時,我們似乎難以逃避。如果當整個社區的父母都將自己的兒女改造成既健康又聰明時,我們還會願意承受因為恐懼或衛道而讓自己的小孩成為班上最不中用的壓力嗎?

也許技術上的問題可以解決,但進一步產生的問題是─在人類社會中我們要如何有效而不會引起弊病的使用這些技術。例如,如果人類的能力、個性真的受到基因的操弄,而這些基因都能被檢查出來。我想我們並不樂見在應徵面試時,老闆拿著身體檢查表在鏡片之後冷眼看著基因不優良的你說聲另行通知。我們也可以想像某人因為基因結構而不會罹患癌症,而科學家有辦法將人們的基因結構改造成這種形式。那我們應該向這位無疑像是抽中樂透頭彩的幸運兒支付專利金嗎?隱私權、專利權、歧視問題、基因沙文主義、民事糾葛…,有太多的問題是我們還無法解決的,也許,還有更多問題是還沒有無條件擁抱生物科技的我們所無法想到的。根據我所建議採用的效益原則。的確,我們無疑可以透過生物科技極大幅度的改善人類的生活,這是一股龐大到難以計算的正效益。但是即便扣除掉科學上可能產生的負作用,仍然存留著可能產生極大困難的社會問題。遲疑著不敢踏出這步的我們,手中捧著這潘朵拉的盒子,深怕一旦掀開寶盒,我們便陷入如薛西佛斯推石般無可挽救的無盡痛苦中。

從科技層面來看,人類進步飛速,手上的工具從打製石器進步到筆記型電腦。但是在社會層面,正如名言所示:「人類從歷史上學到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從未在歷史上學到教訓。」不斷重複的戰爭、錯誤政策、社會問題。我想除了共產主義者外,我們似乎很難相信真的有能夠徹底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在面對生物科技時或許也是如此,科技層面的問題人類可能足以克服,但是社會層面上的問題呢?從整體效益看來,社會問題所產生的負效益或許是大過生物科技本身的好處的,當然,這點值得進一步討論。我個人認為我們不該排斥生物科技,甚至應該擁抱她,但先決條件是,我們必須捫心自問:「我們準備好了沒?」


 物理四   陳伯瑜   基因•人類•地球

「萬物之靈的人哪,你在地上做了什麼…」教堂裡的天韻穿過半掩的門扉迎向披星歸巢的我,配上晚秋的微寒,我的心不禁揪了一下,駐足聆聽,細細沉思…

曾幾何時,突飛猛進的科學、一日千里的科技造就了人們現今豐衣足食的便利生活,當人們享受這一下勝利之時,人類卻也開始擔心,開始擔心自己是否強過上帝?擔心自己是否破干擾了運行數億年的宇宙常軌?擔心自己是否破壞了地球的生態?上帝的角色,真的適合由人類擔任嗎?人類,真的可以勝任嗎?科學發展至今,人類可以說如履薄冰,每每想要往前跨出一步,四方的質疑、爭執卻又接踵而至。我們已經解開了人類的 DNA 圖譜,接著就是要好好翻譯這本天書,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可以控制一些基因,我們改造玉米、大豆,使它們抗病又多產;我們改造細菌,讓它替我們生產藥品、疫苗;我們改造各種動物,牠們的毛色被玩弄在股掌之間,下一步,主角就會是人類自己了。英美等先進國家已禁止胚胎幹細胞的研究,目的就是為了緩緩這麼神速的前進,因為我們還不確定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迎向這嶄新的階段。科學的進步的確是需要時間才能被大眾廣為接受的,當年哥白尼的地動說花了上百年,而幾十年前的試管嬰兒就只需花短短的數年就不具爭議,可見人們接受新科學的能力越來越強了,然而,我們的下一個階段卻是有可能代替上帝的工作,改變我們自己或是創造新的物種,這一步不可同日而語,也確實需要我們停下腳步,慢慢思量我們未來的方向,仔細檢視所有道德面向,一味的蒙著頭猛衝將造成不可預料,也不可逆的嚴重後果。

人類花費幾萬年的演化、幾千年的努力,科學才得以達到今日的水準,科學進步的同時,我們同時也犧牲了無可計數的生命:小老鼠、斑馬魚、果蠅、各種植物、甚至細菌都成了我們的實驗對象,上課時提到的切除記憶基因的白鼠、眼睛上長出翅膀的果蠅,牠們甚至是專為人類的實驗而被「製造」出來,生命原本不應該如此,人類自侍為萬物之靈就不斷利用其他物種提升私利,而建構於此的科學,又更進一步為了人類,破壞這個地球。是該自省的時候了,人類何德何能享有如此權力?幸而反思潮流方興未艾,引起世人注目,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就頒給長期關注環保議題的高爾和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科學科技、地球環境以及社會人文三者間要如何取得平衡已是目前最關鍵的問題,無論是否身為科學家,也不論是否學習科學,因為這個問題不只關係你我,更關係著我們後代無數子孫,以及母親地球的未來,只要身為人類的一份子,都應該關心並且思考這個議題,這是我們人類刻不容緩,也責無旁貸的工作。

「別讓地球再流淚,別讓地球再∼流∼淚∼」天韻接近尾聲,肩上的書包似乎又沉重了些,我收回思緒,繼續在街燈斑斕的路上前進。


 化學二   吳鎮宇   活在當下

 最早認識基因方面的知識,是小時候看到一本書,書名是玉米田的先知,該作者找出每一株玉米所擁有各自的基因,甚至還發現了玉米的控制基因,可惜在當時沒有人相信他的發現,直到五十年後才被世人所熟之,因此促進生物科技的發展,也因為這本書啟蒙了我關於基因方面的概念。當時像是複製羊的出現,轟動了全球,連續上了好幾天的新聞頭條,那時年幼我才感覺到基因的威力。而直到最近很喜歡收看 AXN 的美國影集 CSI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裡面鑑識科的警察屢屢運用 DNA 作為破案的工具,他們只需要一滴口水,或是一根毛髮就可以透露你個人的資訊,真的令人嘖嘖稱奇。

我個人以為,基因的改造或是轉移雖然可用於治療以前無病可醫的疾病,或是生產大量百病不侵的農作物產品,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但基因改造同時也是一個兩面刃,如果沒有審慎它所造成的後果,最終大自然仍然會反撲的。現在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基因改造食品,但沒有人清楚地了解他對於後代所造成的影響是什麼,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讓我感覺基因改造的未來似乎會有許多後遺症發生。基因改造的確也讓我們能夠治療許許多多的疾病,現在視為絕症的癌症,也許在過個幾年,只要用藥物就可以治療了。好處與壞處端看你這麼去使用它。但值得一提的是,好與壞很可能只是短視的效果,好處不一定是絕對的。好比如果基因的改造可以都治好得了癌症的人,對於每個人來說的確是好的,但以九五年為例共有約 4 萬人死於癌症,那麼在九六年我們就會多出 4 萬左右的人口,長期下來人口數的增加非常可觀,也會造成許多社會的新問題。各式各樣衍生出的問題,不是我們能夠先預防的。老師上課曾提到,為了治療特殊疾病的病人我們給它打了特殊的基因,雖然他的病治好了,卻又得了白血病,而且治療的每個人情況都是如此。這讓我認為也許大自然所做的淘汰機制有他的道理,你如果想要違背自然的運行,逆天行事的話,終究會自食惡果。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我想就是這個道理,但可惜的是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的,無論是對金錢,感情,權力,或是追求生命的無限延續,人類想在短時間內獲得有利的好處,對地球或是對本身的傷害可能就更大。當年所使用氟氯化合物破壞了地球臭氧層,也是到近年來才發現臭氧層的破洞,事到如今已經沒有辦法彌補了。

    人類如果要追求進步,不應該單單只是要去改變一些外在的因素,而是應該往內心的成長發展。愛因斯坦說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student ac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and a lively feeling for values. He must acquire a vivid sense of the beautiful and of the morally good. Otherwise he - with his specialized knowledge - more closely resembles a well-trained dog than a harmoniously developed person" 當我們對生活的一點一滴都能感到歡愉時,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會更和諧,當我們內心能時時感到滿足時,物質的慾望就不會這麼重。活在當下,我想這樣離幸福就更進一步了吧。


 化學二   黃銘浩   無限可能

上次上課時看到了精子與卵子結合的影片,心中突然產生一種莫名的感動,一個生命的誕生,是這麼樣的讓人驚喜,從這麼小小的一顆受精卵,慢慢的成長成胚胎,最後變成一個完整的個體。

    世界上,每一個生命都是特別的,即使是雙胞胎;上帝讓他們如此相似,實際上卻又是兩個不同的個體,說到雙胞胎,在今年四月發現了第三種雙胞胎,除了原有的『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之外,現在又多了一種『半同卵雙胞胎』,相對於同卵雙胞胎是由單一卵子及精子發育而成,而異卵雙胞胎來自兩組精子與卵子,半同卵雙胞胎最可能的形成原因是一個卵子同時與兩個精子結合,所以胎兒來自母親的染色體完全一樣,但來自父親的染色體則不盡相同。理論上卵子放一隻精子進入後就會立即「關門」,並放出酵素阻止其他精子進入,不過如果門關得不夠快,可能會有兩隻同時擠進來,但這些異常的胚胎通常會遭到自然淘汰,最後不是無法著床,就是會萎縮,導致流產。而且,由於半同卵雙胞胎的胚胎同時帶有三套染色體,而非正常的兩套,在發育容易出現異常的情況下很難存活。可是,有規則有例外,在美國就發現了一對半同卵雙胞胎兄弟,弟弟是一位正常的男性,而上帝似乎跟哥哥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讓他同時擁有了女性和男性的生殖器,正常來說,同卵雙胞胎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而異卵雙胞胎只有 50% 相同的基因。然而令美國科學家深感驚訝的是,這一對美國雙胞胎之一在經過基因檢測之後,顯示擁有 5% 的 XY 和 95% 的 XX 染色體 。而另一個雙胞胎中的男孩, 則擁有 50% 的 XX 和 50% 的 XY 染色體 。由於其中一個是雌雄同體、另一個卻是正常男嬰,這對雙胞胎才引起醫學界注意。不過,基因檢測卻顯示,兩名嬰兒其實都是「嵌合體人」,都擁有雄性體細胞 (有一對 XY 性染色體) 及雌性體細胞 (有一對 XX 性染色體)。只是弟弟的生殖腺中擁有較多的Y染色體,而哥哥的細胞中所擁有雄性染色體不足夠形成男性的外陰特徵而已。

這個案例著實給現代生物科學界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同時也告訴了我們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人類的構造、生命的形成,真得事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第三種雙胞胎的出現引起了醫學界和生物界高度的重視和研究。看來生物發展的機制似乎也跟科技發展的速度一樣快速前進!

參考圖片 http://international.big5.northeast.cn/system/2007/03/28/050752814.shtml


孫聖昕  從文學看生命

 在課堂上,老師說到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生命。最近看了很多科普相關書籍,也閱讀了和特殊疾病有關的文學作品,特別是「不存在的女兒」這一本書,書中的醫生家庭面對小女兒有唐氏症的事實,竟然選擇用謊言來遮蓋一切。有時候,生命的事物,是連醫生也都無法掌握也沒辦法篤定的,這本書也暗暗的點明,面對生命,我們一直都在做選擇,也許選擇面對,也許逃避,不能夠接受,但是因為這些不確定性,生命才值得挑戰。

我與這本書的緣分是在中秋節回台南後,要坐高鐵上來台北的時候買的。我會喜歡這本書,原因是因為我也有可能不存在,雖然原因不太一樣,但是在家人的鼓勵下,我也度過很美好的童年生活,讓我更感謝我有現在的家。其實書中每一個角色,都可以成為一個人物典型,在生活周遭,找到相應和的人。這本書描寫的是『平凡』,一個在面對有唐氏症小孩的醫生家庭,其中很經典的一句話:『你逃過了很多心痛,但你也錯過無數喜樂』,這真的是一體兩面的事。

我認為,科學素養是一定要培養的,就像上這門通識課一樣。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一塊領域,有時覺得讀了太多文學,對事物的觀感會過於感情用事,學了很多科學又會稍嫌冷血。我會接受聖生命中的不完美,因為我也是不完美的,雖然並沒有唐氏症來的嚴重,但是也曾因為這一點不一樣,曾經被嘲笑過。我總是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命,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會冷眼相待,用刺耳的言語相激。原諒別人,我想是在生命之中以及待人處事上,最應該學習的,這也是選擇的問題。連結到上課看的相關影片,那位因為 P53 基因缺陷的易罹癌患者,也留給他的小孩自己決定是否要檢查的選擇權。這是很難得的,擁有這樣頑強的意志與信心去面對病魔,我想我再樂觀也無法做到這樣,沒有親身經歷過,我無法體會那樣的頑強力量是從何而來。這,也許就是生命的韌性吧!

從文學看生命,從生活中看生命,從感謝的心境看生命,這是一個既讓我敬畏,又想探索的世界。生命的議題可以從很多方面被探討,除了生物上的科學因素,我對疾病的態度也有些許的改變。以往認為我絕對不會成為癌症這一類的疾病患者,但是我現在卻對這個議題不再抱持肯定的想法;因為我們逐漸西化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方式,這是有可能成真的。所謂的文明,伴隨而來的也是無法用科學預測到的未來,所以更應好好珍惜生命,無法想像這一類變故發生在我身上我會怎麼做,現在口頭上說我一定會好好勇敢面對,但到真正面臨的時候,或許會一下子就洩氣吧!

另外,我也想探討一個問題。最近聽到有同學為了一兩萬元,接下了藥品測試的人體實驗工作,對於這種冒險,我不禁為他們捏一把冷汗。有人說:『只是吃藥嘛!又不會怎麼樣!』這樣是蔑視自己生命的行為與想法嗎?我認為有些事情值得嘗試,但是這種不知道後果,且有可能後悔一輩子的事情,為什麼還是有人願意嘗試?在科技與健康的拉扯下,相信很多人除了相信醫生開藥之外,也有一些民間偏方,這或許是中華民族個性使然吧,有些風俗好像是連科學進步也沒有辦法更改的,抱持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盲目的跟從。我想總是會有些不理性的因素存在,為了錢?抑或是為了好玩?其實,如果經濟上並沒有缺乏,大可不必這麼做,而我的意思不是說那些小白老鼠就活該倒楣,而是醫學上進步太快的問題,這樣一天到晚試驗,我覺得還蠻有爭議之處的。我仍記得為了手術開刀要簽下切結書的那一刻,就像是物品一樣被送上手術檯,冰冷沒有溫度,這是我失去意識以前感覺到的。

對於新科技,我會勇敢去嘗試。但是我很想給個建議,那就是如何將醫療空間弄得更人性化,在醫病關係之間,應取得一個平衡點。這雖說也些老套,但是我覺得是台灣目前最需要改善的。這一門通識課讓我重新看待生命,也學會思考很多跟生命有關的議題,我只想說,真的很值得,不只老師重新整理講義,我也重新整理思緒,再一次擁抱這奧妙的世界,從『心』出發。


化學四  林韡健  我們的三十億腦細胞

這一次我們看的影片是有關大腦的部份,看完以後讓我震驚不已,原來在我們出生的時候有那麼多的腦細胞!三十億!它們就已經為我們整裝待發,稍微有什麼刺激都能夠讓它學習、成長。它在年輕的時候很活躍,但是隨著時間的逝去,活躍程度就一直在下降。就像是生命一開始,就是想結束的那天邁進一樣。

小時候生活相當辛苦,除了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可以上學念書,多數的時間都是要待在家裡幫忙養豬。沒有假日、沒有週末、沒有娛樂、也沒有課外活動,所以上了中學以後拼命地參加校內活動,打球、打鼓、校園設計比賽、辯論、制服團體等等。那個時候覺得自己好像學習東西的能力很好,所以要拼命填滿過去空白的童年。可是那時候還是有種恨晚的感覺,因為總覺得如果我早點接觸籃球,也許早就是地方代表;如果早點學習打鼓,也許早就可以參加什麼大賽之類的。因為早在那時候就已經發現到,比我小就開始學打籃球的同學,在籃球的造詣上比我更具有創意;比我更早學習音樂的同學,在創作與表演的時候,都比我更有模有樣。那時候不明白是因為什麼原因,但是這堂課給我更深入的了解。

記得小學的時候,老師總是鼓勵我們多看書,告訴我們愛因斯坦也只開發腦袋不到一半的潛能,所以只要我們好好用功就能有所成就。還有就是要我們看各種不同的書籍,此外還要學習音樂、畫畫等等來增加自己學習的樂趣。那個時候不是很明白他們的用意,也不大理會;稍微長大一點了解老師的苦口婆心,知道他們是在激勵我們學習向上。現在,才真的知道原來小時候多下的一份耕耘,都是為了今天的收穫呢!

高中的時候發現其實很多人就像老師說的『天才』一樣,學校成績一級棒,又是學校運動代表隊,還能夠拿著麥克風參加校際辯論比賽,演講台上也常見他的身影。剎那間,我發現人的潛能是多麼可怕,可是那時候就不明白是什麼造成我們的不一樣。我自己本身在兼顧課業、校隊比賽、制服團體的同時,已經覺得非常不容易了,卻發現真的一山還有一山高。

後來跟那個同學成了摯友才發現了這個秘密。他的母親是個老師,所以很多時候比我的父母來得更懂得教育孩子。在他小時候就已經給他灌輸很多不同的知識,比如說:小六就看完了《三國演義》,小學的時候已經常常參加校內的運動比賽,常常觀看不同的紀錄片等。我想那樣的教育完全就是給他那個正在蓬勃發育的腦袋打了一波又一波的『強行針』,刺激來得又多又強。受到刺激的細胞就會持續衍生,與其他受到刺激的細胞相互作用、連結,形成錯綜複雜的網路。越複雜的腦袋網路就越能應付更多的事情,能力比別人強。相反的,很多小朋友在小時後除了面對繁重的課業壓力,別無他物。長大以後,他們才愕然發現自己的腦袋嚴重缺乏創造力、想像力,因為小時候沒有給生命力最旺盛的腦細胞足夠的刺激,而導致它們慢慢的枯萎。

寫到這裡,心中不禁有點感慨。如果小時候對更多的事情有所涉略的話,今天的我也許就會不一樣。頓時有個「荒謬」的想法,現在的基因科技這麼發達,如果有人可以發明什麼技術讓人的細胞又重新那麼活躍、積極的話,那麼對過去存有諸多遺憾的人也許就可以解決他們的困擾了。讓自己再年輕一次,學習更多的事物,放眼這花花世界更多的美麗鏡頭。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記得曾經有一部電影講述的內容是:一個小混混有天心血來潮到地方上的圖書館拼命的讀書,不僅把當地圖書館的書都看完,還同時學會很多語言。可是在以為一切都很美好的時候,醫生診斷出原來他的腦張了腫瘤,腦細胞巨變所以才突然間變那麼聰明。也許這個時候會想到『天妒英才』,但是有時候對我們現有的腦袋應該秉持感恩的心態,好好去開發、利用它,而不是埋怨它不夠『聰明』。而且,老是怪小時候栽培不夠好、不夠專業,好像是在把責任都怪在父母的教育失敗上。真正的強者,應該是能夠順應後天的環境,進行更好的學習才對呢!

再者,人的一生就想腦袋一樣。腦袋剛發育的時候要接受很多不同的刺激,使其更多元化,讓網路中的連結四通八達。可是還是會出現選擇的結果出現,成熟以後終究要使我們常用的部份變得粗大,把少用的部份漸漸萎縮掉。而我們的人生也因應這樣的關係,有著殊途同歸的結果,小時候能夠很快樂地接觸很多不同的事物,長大以後就要選擇一些自己最喜歡、對自己最有利益的事情做最更深入的研究、探討,放棄其他比較不重要的事情。

總而言之,自然界有一定的選擇與淘汰。二十幾年的生存與學習經驗,讓我更加懂得腦袋的珍貴和它的特性,讓我在學習的道路上,更加輕鬆而完整。所以,想告訴怨天尤人的『人』,人生沒有辦法回頭,就只能一直往前走,這堂課給我們的啟發就是如何行駛這輛『生命的列車』。加油!


法律二  韓欣芸  自腦內連結檢視我的法律學習經驗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構築腦內連結,它決定了我們聰明與否,甚至決定了我們的價值觀。』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這個概念,從上學期開始就不斷在我腦中迴盪著。但直到真的進入了意識這個單元,看見影片中腦中的神經元快速的修復、重新連結,才更有了真實感。

我從小喜歡與『聯想』有關的遊戲。覺得能一個連著一個不斷地推演下去,該是世界上最美的事情,到了年紀稍長後開始對邏輯性的思考有興趣,到了高中便決定要以法律為第一志願,也是出於這種對連結、邏輯的偏好。

在進入法律系後,大一上學期憲法的第一堂課老師就對著大家說:『唸理工、數學也許會有天才,但在法律系,絕對沒有天才的存在。』一直不能完全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直到課堂中學到腦內神經連結的作用後,方覺自己對此略有感悟。 美國著名法學家 Holmes 曾說:『The life of law has not been logic; it has been experience』我想這句話可以區分為兩個層面。首先是法律的基礎。法律的確需要邏輯,在課堂上,我常常為老師們近乎完美的邏輯推演而驚嘆;然而同時,我也逐漸體認到,這背後是先有了許許多多法條、釋示甚至各家學說作為基礎,才有邏輯的發揮空間。才有連結。而在英美法國家,因為法律體系不同,我們作為邏輯推演基礎的法條、釋示等,便被抽換為先決判例。也因此,越多的判例累積,理應越能在案例間發現異同,進而有更為細膩的裁決。

第二個層面,是與自身經驗的連結。現行的教育體制中,法律在眾多學門中,無須諱言地,確實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領域。然而在實務上,擁有第二專長對於維持審判結果的公平性來說,是有利且必要的。在審判過程中,雖往往有相關技術人員提供必要資訊及判斷,但法官本身若能對該領域有所了解,則能將該領域中的專業知識與案例事實作連結,藉以得到更為正確的心證。當然,增加各種生活經驗也是重要的。除了可以因此獲得對各種事務更加詳盡的知識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與案例事實連結,讓法官更能立於當事人立場而為公平審判。

在各種考量上,法律學習中,經驗性似乎都應大於邏輯性。有了經驗的支持,才能提供邏輯推演適當的資料,而為適當審判。然而對於這樣強調經驗性的說法,我認為其中有極大部分是為了避免學生成為『法匠』。在僵硬地法條操作下,法官的審判結果往往不能符合當事人需求,或者違背了公平正義,因而無法達到司法所應有的功能。乍看之下,這種強調經驗的學習模式與連結的概念似乎是相悖的,但事實上,正是透過刺激,我們得以構築連結,進而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加強連結的強度。於是,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法律學習變得輕鬆容易,但因為必須有事前細鎖的資料累積過程,而不能透過不斷的簡約成為原理原則,故在法律的領域中,一切都必須仰賴努力構築腦中的神經連結,也因此或許真的更難有天才存在。

行文至此,老師們從前在課堂上對法律系的注解在心中一一浮現,透過連結的概念回頭看過去一年半的法律學習經驗,才發現其本質如此,也對老師們發出的喟嘆與警告有了切身的體會。


> 課程進度表

> 2009 年 (97-2 細胞、分子與人類)

> 觀摩『細胞、分子與生命』報告

TOP

 本網頁新修改時間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