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通識課程 /  細胞分子與 人類 / 心得報告 / 報告觀摩

報告觀摩

 

無題目者由教師代擬

 全部報告目錄  

> 課程進度表

觀摩『細胞、分子與生命』報告


 系所年  作者  題目   (文章出現次序乃隨意安排 ,有部份沒有題目者由教師代擬)

請注意:所有報告中的觀點都很值得參考,但並不代表本課程或教師的觀點。

雖然已經徵詢過意見,但若有作者不願意公佈姓名,請儘快與助教聯繫。


2020  細胞、分子與人類 (108-2 遠距教學)

 

林紙船

基因決定一切?

 

梁雅茿 

從簡單到複雜

 

楊馥瑄

仿生人議題

管理一

陳淞萱

病毒危機處理分析


 林紙船  基因決定一切?   01

人類的長相完全是依靠遺傳 DNA,而兄弟姊妹可能外表相似,因為基因都是一半來自爸爸,一半來自媽媽,各種特徵有可能變成顯性或隱性,因此兄弟姊妹長相不會完全相同,而同卵雙胞胎,長相會極為是由應該形成 1 個孩子的受精卵在發育中途一分為二而引起的。這兩個細胞團獨立發育為兩個胎兒,共用一個胎盤,共同生活在同一包羊水中,遺傳因子也完全一樣,所以長相會非常相似,而且一般會全部都是男孩或全部都是女孩,就連血型、智力、甚至某些生理特徵,對疾病的易感性等都很一致;異卵雙胞胎來自兩枚受精卵,遺傳物質的來源不同,性別也就不一定相同,在外貌、性格特徵上都有較大差異,他們就像是普通的兄弟姐妹,只不過出生的間隔時間太短罷了。因此異卵雙胞胎儘管是同時出生的,但在遺傳學來看,與兩個孩子的關係其實等同於兄弟姐妹的關係,他們只有一半的遺傳因子相同。

性格與基因的關聯研究中,研究人員關注的主要是與腦內神經遞質有關的基因。例如,如果人腦內「5-羥色胺」這種神經遞質較少,人就容易抑鬱,5-羥色胺基因、5-羥色胺轉運蛋白基因等都與人的抑鬱有關。還有去甲腎上腺素、單胺氧化等腦內神經遞質都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生一定影響,但是後天的影響力更大,後天環境對良好性格的養成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環境中,父母對其動輒施以打、家庭暴力,那肯定會對孩子的心理生不良影響完全是依靠遺傳 DNA,而兄弟姊妹可能外表相似,科學家也對性格跟基因關聯有許多研究,尤其是犯罪者的基因,是否是他們本就天性如此,還是後天因素。

我對這個研究感到很好奇,看了些資料,芬蘭科學家對 900 餘名監獄囚犯的基因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 5%~10% 的暴力犯罪,都跟 MAOA 和 CDH-13 兩種基因相關。這兩種基因相當於兩個控制情緒的小閘門,一旦失守,萬般情緒就會像潮水般涌動,人將會變得暴躁易怒,從而做出不理智的舉動,但這些研究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如果只通過某人攜帶「犯罪基因」就認定一個人會犯罪,實在是簡單粗暴、有失公允。而且,這種「基因歧視」不僅會冤枉無辜者,更有可能對人類的心理建設起到負面作用。有一部電影叫做「千鈞一髮」就是在討論「基因優異論」,雖然放下了「種族優越感」,但是家長們可以決定後代的皮膚、髮色、眼珠,而不再只知足於孩子的身體是否健全,靠著一出生檢測基因是否完善,來決定安排好的人生與職業,男主從小就因為基因被判斷有缺陷,而弟弟則是完美的,一直以來大家都堅信這個檢驗不會出錯基因,缺陷的人在各方面都不及那些基因完美的人,但男主從未放棄自己去接受被安排好的宿命,他努力證明自己,終於在一次游泳比賽,改變了基因決定一切想法,他竟然贏了基因檢測結果為完美的弟弟,透過訓練努力超越了弟弟,裡面的科學家忽略了後天造成的改變,並不是只有基因才能決定一切。

回到目錄

 梁雅茿  從簡單到複雜   02

誕生,看起來是一個極為美妙的詞語,代表著一個新的開始。地球的誕生,從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到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再到顯生宙時期,經歷了長久時間的淬鍊,接著孕育出許多生命;人的誕由卵子與精子結合,兩者 DNA 混和,接著開始發育,最後產生一個新的希望。

而隨著人類的演化、 成長,我們有了文明,我們有了智慧,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思想漸地越來複雜,我們不斷的變,從鑽木取火到使用電子爐、山洞到高樓大廈、從裸著身子到現在的華麗衣裳…甚至從單純變成邪惡,是的,現在的我們,十分複雜。

就如同生命的誕生,需要繁瑣步驟,一步「錯」了,不是從頭再來,就是導致不一樣的結果:人類體染色數目異常造成唐氏症候群 (21 號染色體的三體現象)、巴陶氏症候群 (13 號染色體的三體現象)、愛德華氏症 (18 號染色體的三體現象)…等,而性染色體異常則會造成透納氏症候群 (X 染色體短臂之缺失)、克氏症候群 (男性有兩條或以上的 X 染色體) 等異於常人的症狀,但這也不算「錯」,我認為,只能說是「特別」,我們總用世俗既定的眼光來判斷,符合多數人中正常一定就是嗎?

在人類剛開始時, 唯一的目標只有「活著」。沒錯,他們就是這麼簡單,而產出後代只是為了延續生命的意義,但他們當時可能也沒想這麼多,一切就是那麼的水到渠成。

而經歷了千年演化的我們,比起他們多了許多。開始追尋生命意義、 世界的真理,不知是何緣故。我們越來「特別」,從簡單到複雜,從「笨」變「聰明」,或許這就只是單純演化的結果吧 !人類真的是很神奇物種,我們的腦力不斷被開發,真很好奇在未來的幾千年,在人類仍生存於這個世界上時,我們的樣貌會是如何?

回到目錄

 楊馥瑄  仿生人議題   03

人類在生命構圖藍圖的那一周課程中,我就想起了兩部在其他課堂上談論到的電影以及相關議題,DNA 的奧妙現在人類還沒辦法完全解密,更沒辦法複製以及創造出生命來,而電影《攻殼機動隊》和《銀翼殺手》裡面就有提到,在未來的世界裡我們人類創造出「義體」及「仿生人」的存在,以機械大幅的提升人類的生物機能,但卻也導致人類和仿生人之間的生物界線漸漸模糊,甚至仿生人突破生物界限,在定義上完成了仿生人的「繁衍」。看過這兩部電影後,在看教授的課程時,總是問自己一個問題:「人類有權創造生命嗎?甚至竄改記憶?」

時代飛快的在進步,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是有辦法創造出仿生人的!只是我們真的能夠扮演「造物主」的角色嗎?這不單單是倫理的問題,這也牽扯到了生命的價值,然而人類存在的價值也許就連我們自己都還在摸索。電影《攻殼機動隊 1995》裡就有提到,「我認為你們人類的 DNA 也不過是一段被設計用來自我儲存的程序。生命就像誕生在訊息洪流中的一個節點,DNA 對於生命而言,就像是人類的記憶系統一樣,獨一無二的記憶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人,雖然記憶本身就像是虛無的夢幻,人還是要依賴記憶而存活。當電腦已能使記憶外部化時,你們應該認真思考一下其中的意義。」這句話讓我真正開始思考生物技術達到一定的境界後,人類即將要面對的是仿生人的自我意識,還有生物定義被推翻的可能性,這項技術真的被研發出來的話,將會是一場腥風血雨吧!

這兩部電影最有趣的是其中一個觀點「記憶」,在仿生人的頭腦灌入人類的記憶,那麼仿生人就會有身為人類的錯覺,並且比較容易為人類所控制,但是這樣以來,仿生人及人類就沒有區別了,因為仿生人要是有了生前的記憶,那他們也不會意識到自己不屬於自然人類,在現實社會裡,我們一出生就漸漸對這個世界有模糊的印象,直到現在能夠擁有各種獨一無二的記憶,也是這些我們經歷過的事情,讓我們成為現在的模樣,在我自己的理解,記憶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所以透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將仿生人改造成我們希望的模樣,但這樣一來,仿生人與人類又有何異呢?

再扯回本科系的觀點,「仿生人」的存在或是「義體」的存在,的確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方便,就像是工廠導入工業 4.0 的概念,自動化使得人力成本降低,增加工廠的營收,但反過來思考,若是工廠完全使用人工智慧以及機械式管理倉儲,那麼人類還需要做甚麼?也許在很久的未來,一對人類夫婦會討論:「我們該做一個小孩,還是生一個小孩?」人造的完美小孩符合所有我們想要的需求,能力甚至也比人類小孩還要好,那麼我們存在的意義是甚麼?對於就讀工業管理系的我當然覺得「義體」(機械式的人類手臂之類的) 是很好的存在,因為這會大幅的增加產能,但如果這個世界到最後只存在著完美的人造人,真正的人類被自己淘汰,這該有多悲哀?

回到目錄

 管理一  陳淞萱  病毒危機處理分析   04

這學期我也選修了危機處理,課程中還有請莊榮輝教授演講,因此對於疫情與危機管理深 入探討。危機可分為三個向度時間性、驚訝度、威脅程度,而現在人們面對最大的危機就是武漢肺 炎,有些國家因為錯過了爆發前期的危機預防,以至於陷入疫情快速爆發階段,相反的也有 些國家因為好的危機預防與處理機制,在來勢洶洶的病毒危機中找到應對之策。

其實完整的危機階段包含九個部分,潛伏、辨識、預防性、損失、應變、惡化、 善後、解除、學習。其中經常分為危機管理、危機處理、危機變異三項討論,危機管理注重於在危機解除之後,政府是否有學習到應對方法,是否可以有效的調整政策方案 ; 危機處理則強調在危機發⽣時政府可以有效應變,以減少危機產生更多的損失與危害;危機變異將重點放在惡化或是衍生新危機的部分。對每個國家領導人而言,以上三項的危機處理都必須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經驗去學習強化,才能確保在危機爆發之際有效防堵,而危機不僅僅是來自於自然災害,人為的災害也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人為災害包括核能、生物、化學,統稱核生化災難,三者皆為無差別大規模攻擊,核能災害僅能由放射計數器發現,半衰期很長,影響時間可能長達數十年,例如:車諾比核電廠;生物災害使用生化檢測法發覺,由於生物可以自行繁殖,因此所造成的傷害規模不容小覷, 例如:日軍滿州 731 部隊;化學兵器用化學檢測法檢測,少數可以被看見,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前兩者最大危機在於「人類完全看不到」,因此更難預防。

核生化災害的決策處理必須謹慎,在面對核生化無差別大規模災害時,決策者應該把握一些原則。危機爆發前,具備預先防範危機出現的能力,並建立一套快速可行的作業流程,危機爆發時,必須具備正確的學識、知識、見識,在極短暫的關鍵決策時間給出政策,有效安撫民心,當危機發展到無法控制時,決策者必須冷靜守住核心價值,貫徹政策理念。此外, 有勇於面對預期之中最壞發展的膽識,盡可能壓制災害的擴大。

這次台灣在處理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時做得很好,分析其中特點包含,(一) 建立了統一的防疫指揮中心,其中多部會首長具備專業醫學背景,政策方面有效限制進外旅客入台,在傳染病防治宣導不遺餘力,(二) 優良的健保制度,有效管理物資發放並切追蹤病人相關接觸史與旅遊史,在隔離方面滴水不漏 ,(三) 對法律的遵從,多數居家檢疫的民眾遵守疾病指揮中心要求,(四) 身為天然災害較多的國家,具備對自然災害的敬畏之心,因此在疾病尚未報發前有高度的警覺心,(五) 地理環境四面環海,有效隔離境外移入的民眾,(六) 時機巧合,由於疾病爆發巧遇選舉與春節之中,部分台商提前返台。以上種種不論運氣或實力,都為台灣保留了一寸淨土,是令人驕傲的成就。

因為 SARS,台灣在面對武漢肺炎做了很好的危機處理,也可以見得台灣在醫學、政治、法律多方的成功配合,我們因此被世界看到,接下來台灣將面對疫情後的金融危機,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考驗台灣政治人物的能力,也考驗台灣人民的危機意識。

回到目錄


> 課程進度表> 觀摩『細胞、分子與生命』報告

TOP

 本網頁新修改時間  2021/01/16